《亚马逊编年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二 )


作为最开始以经营一家在线图书商店的网站起步 , 亚马逊已发展为国际互联网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例 , 他的发展进程对图书行业乃至科技行业都注入了强劲的血脉 。如果对公司管理、亚马逊发展进程感兴趣 , 极力推荐阅读 。
《亚马逊编年史》读后感(二):亚马逊编年史
1994年 , 贝索斯在西雅图成立了亚马逊 。
1997年 , 亚马逊在纳斯达克上市 , 发行价18美元 , 估值只有4.38亿美元 。
2000年 , 成立亚马逊marketplace , 吸引第三方卖家 。
2005年 , 推出亚马逊Prime会员服务 。
2006年 , 推出亚马逊网络服务AWS 。
2006年 , 整合物流中心 , 成立亚马逊履约中心FBA 。
【《亚马逊编年史》经典读后感有感】亚马逊其后十几年的超级成长一直延续着2006年之前设计好的几条赛道进行 。
贝索斯决定遵循“遗憾最小化框架”(regret minimization framework) 。他多次提到 , 这是使重要决定简单化的思维架构 。他说:“我设想自己在80岁的时候 , 回忆当年 , 我希望要尽可能少留下后悔之事 。我知道 , 如果我不尝试去做互联网 , 我会后悔 , 因为这是我认为非常了不起的事 , 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后悔的事 。而不去尝试的后悔会伴随我的每一天 , 让我难受 。在我这么想的时候 , 做决定就变得很容易了 。”
贝索斯在向西的路上 , 开始着手写商业计划书 。他坦言 , 商业计划书往往和实际不相符合 , 但有着独特作用 , 它可以让人透彻的思考整个布局 , 以及一些细节和过程 , 并从心理上逐渐适应创业的状态 。在整个过程中 , 贝索斯完成了30页的商业计划书 。
1996年 , 贝索斯接受了KPCB以800万美元持有亚马逊13%股份的投资 , KPCB对亚马逊的估值在6,000万美元左右 。贝索斯提出其普通合伙人约翰·杜尔加入公司董事会作为投资条件 , 约翰·杜尔一开始没同意 , 后来为了投资而被迫同意 。贝索斯认为约翰·杜尔的名号会值1,000万美元 。
1997年5月14日 , 亚马逊以每股18美元的价格在纳斯达克IPO , 募集了5,400万美元 。亚马逊此时有256名员工 。
《亚马逊编年史》读后感(三):电子书商平台的模板
我至今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网购就是在卓越亚马逊网站上购买了一本书 。之后才注册的淘宝、当当、京东等购物网站的帐号 , 当我得知亚马逊退出自营中国图书业务之后感到非常吃惊 。当时疯狂的大采购也没有赶上 。而我知道的许多网友都收获颇丰 。然而 , 亚马逊仍然是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商 。它的创始人贝佐斯仍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亚马逊是如何从无到有走到这一步的 , 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 , 而《亚马逊编年史》就是这样一本解释疑惑的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