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读后感摘抄( 三 )


《文艺心理学》读后感(三):读书笔记|“没有其他东西比文艺能给我们更深广的人生观照和了解”
我国现代较早较系统的美学专著之一 。我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在民国形成 , 形成标志就是《文艺心理学》 。被奉为经典的两个原因:1. 将心理学与美学融合 , 强调人在美感形成中的作用 , 把复杂的理论拉回每个普通人对美切实的感受中;2. 将古典推向现代现代 , 将外国现代美学理论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相结合 , 在美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论述了美感经验、文艺与道德等诸多问题 , 同时介绍了西方一些主要美学流派 。
【为何要了解美?】艺术是“无所为而为”的 , 讲学问和做事业都要这样 , 才能做出一番伟大成就 。
- 形象的直觉
? 美感经验是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 。对于一件事物我们有三种感知它的方式:直觉(见形象而不见意义)——知觉(由形象而知意义)——概念(离开形象而知意义) 。近代西方哲学偏向知识论 , 克罗齐认为知识有直觉的和名理的两种(知觉和概念) 。在这本书前半段 , 朱光潜认为美感的=直觉的 , 美感经验=直觉的经验=形象的直觉 。审美是心知物的一种单纯原始的活动 , 如果知识和经验太多 , 联想太丰富 , 就会明白起效用 , 难以引发单纯的美感 。
? 意象的孤立绝缘是美感经验的特征 。微尘大千 , 刹那终古 。美感经验的特征是凝神关照 , 物我两忘 , 结果是物我同一 。暂时忘却自我 , 对于人生是一种解脱 。直觉是心中忽见的形象或意象(这一形象一半是物本来就有的 , 一半是观赏者党史性格和情趣的外泄) , 其实美感经验也就是艺术的创造 。
- 心理的距离
? 美感经验不带实用的目的 , 要摆脱实用 , 站在别处反观 , 处之泰然 。这也就是艺术家和诗人的长处 , 讲艺术放在实用距离之外看 。
? 但艺术不能脱离情感 , 情感是切身的 。需要有一定的已知经验让我产生情感的共鸣 。存在着布洛说的“距离的矛盾” , 因此保持“不即不离”的距离是艺术最好的理想 。艺术的理想是距离近但是不至于消灭 , 容易观赏 , 同时不被实际的欲念和情感压倒 。
? 艺术创造者要将自己的情感客观化 , 成为一种意象 , 摆在某种距离外去观照 , 哲学要跟高的修养 。写实派在太近 , 理想派在太远 。
? 根据艺术的性质、历史文化语境、手法的不同 , 需要时空上适当的距离才可以产生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