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以柳树为意象的诗词 柳树的意象( 七 )


10、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
什么是"意象"?一、所谓意象 ,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
简单地说 ,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
在比较文学中 , 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 , 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 , 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 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
二、扩展知识:1、举例说明:单纯的概念不好理解 ,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 , 以柳树为例:他的意象是惜别 , 留恋 , 祝愿 。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 , 以折柳表惜别 , 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 , 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 , 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 , 古人在送别之时 , 往往折柳相送 , 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 , 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
例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 , 反折杨柳枝 。
蹀座吹长笛 , 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 , 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 秦蛾梦断秦楼月 。
秦楼月 , 年年柳色 , 灞陵伤别 。
”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 ,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 , 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 , 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 , 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 , 杨柳岸 , 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
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 , 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 , 烟里丝丝弄碧 。
隋堤上 , 曾见几番 , 拂水飘绵送行色 。
登临望故国 , 谁识 , 京华倦客 。
长亭路 , 年去岁来 , 应折柔条过千尺 。
例5:《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 , 杨花漫漫搅天飞 。
柳条折尽花飞尽 , 借问行人归不归?”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 , 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 , 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 , 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
像“柳”这样的意象 , 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 。
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
如岁寒三友中的“松” , 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 , “竹”则赋予“刚正有节”的节操 , “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 , “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 , “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 。
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内涵 。
众所周知 ,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 , 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 , 写景则借景抒情 , 咏物则托物言志 。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 , 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 , 咏物所言之“志” , 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 , 就是“意象” 。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 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
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 , 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
反之 , 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 , 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 , 领会诗歌的主旨 , 进入诗歌的意境 , 感知诗人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