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凉州词翻译(12)


第二段从“积土成山”到“安有不闻者乎”,阐述学习必须专心一致、锲而不舍 。人们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这一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积” , 一个是“一” 。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 。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 。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 。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 。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 。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 , 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 。当然 , 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 , 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 。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 , 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 。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 , 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 。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
第三段从“学恶乎始”到“此之谓也”,阐述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从这段开始说明学习的全过程和学习的总内容总要求 。“始乎诵经,终乎读礼”是总的途径;“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是总的要求 。“其义不可须臾舍也”,强调所学内容的必要性,而且指出舍与不舍将是人与禽兽之分 。“真积力久则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引起的巨大作用 。接着指明所学课目,指出《礼》讲究“敬”,《乐》讲究声律谐和,《诗经》《尚书》讲究博闻强记,《春秋》讲究微言大义,能够学完这些,天地之间的一切就全学完了 。接着分析“君子”“小人”两种迥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并且指出要选择学生进行教育 。教育的方法是不好为人师,也不强加于人,而是言行恰当 。作者特别强调“君子学习为的修身溢美,小人学习为的取悦于人”,一破一立,一贬一褒,旨在阐述“劝学”的最终目的是“至乎礼而止” 。接着荀子提出“学莫便乎近其人”和“隆礼”两个学习的根本措施,认为只有以实际的典型作为学习对象,才是快速有效的学习办法 , 才能够使君子之大道“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在荀子看来,学习求得速成,“近其人”只是手段,目的却在“隆礼” 。荀子又把学习的质量就其形式和本质作了一个鲜明的比较:“隆礼 , 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 , 虽察辩,散儒也 。”这样来鉴别学习质量,分析学习质量,从政治思想家的功利主义出发,是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深刻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表现,也是一种教育思想的跃进 。最后,荀子提出接纳学生的严格条件和教育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具体条件是“礼恭”“辞顺”“色从”,教师对学生从容不迫,言之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