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凉州词翻译(13)


第四段从“百发失一”到最后,阐述学习的根本目的,亦即最终归宿 。这一段提出了劝学的最高要求和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这就是百发不失其一,千里不差一步,触类旁通,不背仁义,纯而粹之,贯彻始终 。学习的过程是诵读《诗》《书》《礼》《乐》《春秋》,独立思考,融会贯通,身体力行,而且能不断去掉干扰因素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乃至达到好学乐道心利天下成为一种本能,即使有高权厚利也不能使他倾倒,人多嘴杂也不能使他转移,贵有天下也不能使他动心 。生也是这样,死也是这样,成为一种道德观点的操守者 。而且这种本能就像“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一样 。荀子所说的“足以为美”的典型是又“全”又“粹”,“全”是数量,“粹”指质量,亦即质和量高度统一的典型,这种人足以为师,他上可以为“君”,中可以为“君子” , 下可以为“士” 。结尾“德操然后能定 , 能定然后能应”,指明作为一个完整的、有德操的典型,既须坚持不渝,又要能够适应各种变易,这才可以算得上“成人”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是互文 , 天地都能见其英明共其荣耀,这种人能够彪炳千古,蜚誉百代,化育无穷,包孕宇宙 , 更是荀子神游梦遇、乐在其中、妙笔生花之所在 。
《劝学》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是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 。全文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 , 几乎都是比喻 。文中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 , 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 。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 。文中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 , 强调作者的观点 。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 , 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 , 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 。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 。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者毫无板滞之感 。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 。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 ,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而绝江河” 。有的先设比喻 , 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 。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 。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 。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