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的诞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二 )


1.还有关于疾病使身体变得无序,但疾病的发生又有其基本的秩序
2.时间与空间
3.生命-疾病-死亡 铁三角息息相关
也就大致这几点了,目前来看医学的发展还是比较不够的,看历史,展望未来,但是疾病本身就是很复杂的,机器科技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在我看来医生还是没有办法被机器取代,或者在几千年几万年之后有可能会实现吧 。
《临床医学的诞生》读后感(二):个体实证化之过程
总体来说,临床医学的诞生是科学知识在人体身上的一种实证知识应用,将个体置于实证科学的目视之下,从而逐渐从有感情的个体到抽离感情的客观实体 。从“你怎么不舒服”到“你哪儿不舒服”的转变蕴含了这一过程中的空间、语言的诡谲转变 。同时,从分类医学到病理解剖学的转变也是临床医学得以自身科学合法化的过程,这里面蕴含着将解剖尸体投射到了活人的身体疾病诊断中来,从而将死亡从终点变成了有意义的疾病的起点 。
所指和能指,被描述与描述、疾病与症状之间的语言联系也在伴随着实证科学话语的进入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将临床医学的经验主义引向与实证主义科学的合谋中来,从而走到最后,就是临床医学成为了将个体视为实体存在的一种科学,而且是用临床医学的目视深入身体的最深处 。引用福柯的话就是:"人们不难理解在关于人的科学的体制中医学竟然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性不仅仅是在方法论方面的,而且因为它把人的存在当做实证知识的对象" 。人既是临床医学目视的主体,也是临床医学目视的客体,或者说,人既是科学观察的主题,也是被观察的客体 。
解剖学从而成为临床医学的基础,也在这里得到系统的阐述,但解剖学的发展是临床医学经验主义和实证科学等因素一起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一开始就有了病理解剖学 。
从分类疾病职务学到病理解剖学都是有趣的过程 。
《临床医学的诞生》读后感(三):《临床医学的诞生》:话语转型与现代医学的诞生
无论是流行文化中被暧昧化的词“基情”,还是西方上世纪曾上演的同性恋游行抗议运动、女权主义运动等,在或戏谑或充满正义感的语句中,其实都站着一位巨人,米歇尔·福柯,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在有限的一生中,福柯竭力摆脱单一身份的束缚限制,当被笔者这般描述,天堂之中的他,不知作何感想),继萨特之后法国当代又一思想高峰,尽管福柯本人一直不以为然 。
不过,相比以存在主义举世闻名的萨特,福柯这位思想家太难定义,任何标签都有以偏概全的危险 。光是看福柯研究的对象——性、疯癫、临床医学——就足以使当时的人望而却步,这是因为这些对象处于边缘地位,不在主流世界的观照之内,尽管这些话题如今备受重视 。然而,如果仅根据研究对象认为福柯是性学家或医学史家,恐怕又会受到福柯本人的嘲弄,因为他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临床医学的诞生》就是一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