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评析( 四 )


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 , 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 , 又频用叠字叠韵 , 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 , 更加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
这篇作品是中唐时期比较正规成熟的词作 。形式虽然短小 , 但它却用回环复沓的句式 , 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 , 贯穿于每个间歇终点的相同韵脚 , 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 , 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 , 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
“月明人倚楼” , 想象皓月当空、独自倚楼远望这样一幅画面 , 觉得更有意境 。
“长相思”为词牌名 , 但本词内容与此密切相关 。词分上下两阕 , 格律和字数一样 。每阕四句 , 押平声韵 。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 。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 , 并且目送远波 , 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 , 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 , 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 , 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 , 过瓜洲古渡 , 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 。下阕直接抒写情怀 , 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 , 只得在这月明之夜 , 独倚高楼 。
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 , 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 , 又频用叠字叠韵 , 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 , 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心弦 。
离思 元稹
原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 , 见过大海、巫山 , 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 , 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 , 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诗人的这个“心上人” , 据说是双文 , 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 , 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 , 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 。又有人说紫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 , 韦丛出身高门 , 美丽贤慧 , 27岁早逝后 , 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怀·之三》) 。两句诗化用典故 , 取譬极高 。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 , 高丘之阻 , 旦为朝云 , 暮为行雨 。后人引用这两句诗 , 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 , 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 。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 , 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 , 眼界开阔 , 见多识广 , 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
赠别 杜牧
此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 , 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似总无情”)看 , 彼此感情相当深挚 。不过那一首诗重在“惜别” , 这一首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 , 引起惜别之意 。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袅袅”是身姿轻盈美好的样子 , “十三余”则是女子的芳龄 。七个字中既无一个人称 , 也不沾一个名词 , 却能给读者完整、鲜明生动的印象 , 使人如目睹那美丽的倩影 。其效果不下于“翩若惊鸿 , 宛若游龙;荣耀秋菊 , 华茂春松”(曹植《洛神赋》)那样具体的描写 。全诗正面描述女子美丽的只这一句 。就这一句还避实就虚 , 其造句真算得空灵入妙 。第二句不再写女子 , 转而写春花 , 显然是将花比女子 。“豆蔻”产于南方 , 其花成穗时 , 嫩叶卷之而生 , 穗头深红 , 叶渐展开 , 花渐放出 , 颜色稍淡 。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 , 美其名曰“含胎花” , 常用来比喻处女 。而“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这种“含胎花” , 用来比喻“十三余”的小歌女 , 是形象优美而又贴切的 。而花在枝“梢头” , 随风颤袅者 , 当尤为可爱 。所以“豆蔻梢头”又暗自照应了“娉娉袅袅”四字 。这里的比喻不仅语新 , 而且十分精妙 , 又似信手拈来 , 写出人似花美 , 花因人艳 , 说它新颖独到是不过分的 。一切“如花似玉”、“倾国倾城”之类比喻形容 , 在这样的诗句面前都会黯然失色 。而杜牧写到这里 , 似乎还是一个开始 , 他的才情尚未发挥尽致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