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意象的捕捉 古诗词教学如何捕捉意象( 七 )


“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秋日冷雨打在梧桐叶上,凄苦之情可想而知 。其他如: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南宋??李清照《声声慢》)等,大体上也是表达这样的情感 。
18、柳
A、柳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 。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 。“柳”者,“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 。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杨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反映了那时赠别,马上的、马下的都折柳 。B、普普通通的杨柳易勾起人从未明确意识到的感触与联想 。诗中少妇“不知愁”登楼赏景,触“柳色”而生离愁别绪:“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王昌龄《闺怨》)
C、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所以,它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 。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杨柳依依”,“依依离情”,诗人们喜欢以柳入诗,原因大概在此吧 。
19、另外,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还有: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骏马”喻志向{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以“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多》);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相思》)};以“杨花”写离情{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以“青草”喻离恨{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以“雨打芭蕉”写离愁别绪{如“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降唇》);以“乌鸦”表现凄凉的氛围{如“枯藤老树昏鸦”(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宋??秦观《满庭芳》) 。还有“青苔”、“长江”、“青鸟”、“红尘”、“青云”等等 。
诗歌的意象?什么是诗歌的意象?诗歌意象是什么意思?推荐给你以下内容:
(诗歌由意象构成、具备多义性、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抒情性、高度的概括性、凝炼的语言)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 。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 。
意象的运用自然因人、物、时、情的不同而不同 。总体观之,营构意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赋、比、兴 。
赋,即平时所说的直写其事,某一物象在作者看来已经具备了能够表达他的情感的特质,便直接加以运用,使这一个意象直射出感情来 。
比,即我们常说的打比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或明喻,或暗喻,或象征,把自己的情思直接喻为人或物,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征 。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必须依附于某一事物,要有一个能引起兴的具象,然后使这个具象渗透进作者的感情,从而营造一种意境 。
诗歌鉴赏的三个层面?
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有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 。诗歌鉴赏也要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
语言层面:毫无疑问,诗有很强的直觉性 。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 。正是这种跳跃性,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从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构筑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蕴 。
意象层面:意象与美育有着不解之缘,具有美的意象的诗,才能给读者以美感 。能否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美的意象,是衡量诗歌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 。意象的形成主要用赋、比、兴这三种方法,但只有用那些表面极不相关而实际又有联系的事物的意象或比喻,才能准确、有效地表现自己,根据这个原则产生的意象才能有惊人的离奇、新鲜和惊人的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