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文化的文化内涵 什么是庐陵文化( 四 )


”(曾安止《禾谱》序)就是说,在宋代,吉泰平原就已成为赣中粮仓 。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时任泰和县令的黄庭坚曾深入山区,考察民情,作诗10余首,有“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句;宋绍兴年间(1131一1162年)诗人张孝祥进入清江、新淦境内,见“沃址百里,黄云际天”,感叹“他处未有也”,并赋诗:“野水弥漫欲涨川,稻云烘日更连天…黄犊眠处高树荫,白鸡啼时远炊烟 。

农耕文化发达的标志之一是宋哲宗时,泰和人曾安止撰写了农学专著《禾谱》 。
仅从残存书稿来看,就已记录当时吉泰平原栽种的50多个水稻品种 。
苏轼贬往岭南,过泰和,得见此书,惜其只记农作物而未记农器具:“过庐陵见宣德郎曾安止,出所作《禾谱》,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所缺,未谱农器也 。
”于是东坡先生将他在湖北武昌见过的农器具秧马描绘一番,并作《秧马歌》附《禾谱》之末 。
到南宋时,曾安止侄孙曾之谨“追述东坡作歌之志”,撰《农器谱》与《禾谱》配套,并寄给当时大诗人陆游,陆游赋诗感叹农艺农事不为世人所重 。
曾氏祖孙能在那个重功名仕途的年代总结农业科学,并因此与当时文坛大家建立友谊,是吉安农耕文化的骄傲!还有麻、桑、茶、果的栽种,代有珍品,时有贡品 。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指出:“野蛮时代的初级阶段是从陶嚣的应用开始的 。
”陶的应用对人类文明的意义实在太大了,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铜、铁应用有限,日常生活的大量器具是陶瓷,是须臾不可离的 。
吉安市陶瓷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青原区河东镇庄塘村东的案山,出土了印纹陶片 。
沉睡在吉安市天玉乡簸箕岭上的千年临江古窑,是目前中国已发掘的最大古窑作坊遗址,它再现的制姿工艺全过程,能让人想象到昔日吉安瓷业的辉煌 。
为保存这一对研究中国陶瓷史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址,天字第一号的国家工程一京九铁路不惜改道 。
最有名的还是座落在赣江西侧吉安县永和镇的吉州窑,又称东昌窑、永和窑 。
永和原属泰和,泰和谓西昌,故永和古称东昌 。
到宋代因其陶瓷业发达而成为天下名镇之一,永和窑群中最出名有5家,5家中又以舒姓父女的“舒窑”价最高,特别是舒翁之女舒娇的陶瓷制品几乎与当时天下最有名、“一瓶一钵,动辄十数金”的浙江龙泉“哥窑”等价 。
到南宋时,吉州窑烧制的紫黑釉瓷别具特色,其纹饰手法多种多样 。
吉州窑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至今尚被日本等国收藏为国宝 。
吉州窑后来衰落了,但许多技术工人去了景德镇,对那里的陶瓷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景德镇陶录》说:“今景德镇陶工故多永和人”,因此也有“先有永和镇,后有景德镇”这么一种说法 。
庐陵手工制作业历史悠久,成就辉煌,造纸、陶瓷、造船、纺织印染和建筑业尤为突出 。
吉州向朝廷进贡的土特产中,有唐开元年间以水苔为原料的纸品陟麓,有宋代以山竹为主原料生产的吉州竹纸 。
古吉州城南郊的永和镇瓷窑始于唐五代,盛于南北宋,衰于元末,至今遗存24个窑包 。
商贸业和手工业是一对孪生兄弟 。
自古“吉安老表一把伞,走出家门当老板” 。
湖广、云贵川通都大邑,都设有庐陵同乡会和会馆 。
庐陵商帮主要经营绸缎布匹,南北杂货,也开典当钱庄 。
庐陵人周富九是上海的大富商 。
清初,吉安商人刘尔凯,在武汉、长沙拥有数百的商号和工厂 。
乾隆皇帝封他为大夫 。
他在家乡建造民房60幢、大祠堂5座 。
历史上庐陵商人曾修过一条青石板路,从吉安通湖广 。
路上,十里一亭,遇江建桥,遇河设渡 。
千里赣江,舟楫如织,诏书、政令驰往百越,贡品、使臣呈向天阙,贬官商贾,戍卒举子,艺人浪人熙来攘往,给封闭的内陆吉安的农耕文化带来了人才流动、货物流动、信息流动,还有观念冲击,从而惠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 。
它从万安良口入境到新干三湖出境,纵贯6县1市,全长264公里,它千年流淌,不舍昼夜,不但养育了两岸儿女,更主要的是在陆路、空中交通尚不发达的中古社会,曾是沟通中原与南粤,直至通向海外的主要交通 。
赣江的便利,除了军用、客用,更主要还是货运 。
自唐武德元年(618年)赣江清运就很发达,吉安市作为赣江中游的航运码头,曾是货物集散地,这也刺激了吉安的造船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