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矣乃是什么意思( 四 )


第八段 樵击担而对曰:"子在江兮我在山,计来两物一般般;息肩罢钓相逢话,莫把江山比等闲;我是子非休再辩,我非子是莫虚谈;不如得个红鳞鲤,灼火新蒸共笑颜"。
第九段 渔乃喜曰:"不惟萃老溪山;还期异日得志见龙颜,投却云峰烟水业,大旱施霖雨,巨川行舟楫,衣锦而还;叹人生能有几何欢 。"
5.平沙落雁
谱本: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 。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 。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又有人说最早见于明末尹晔的听月楼《徽言秘旨》(1649刊行) 。明清以来刊载此曲的谱本将近四十种 。据明张岱《陶庵梦忆》说,尹晔是在幼年时间向绍兴琴师王本吾学得的 。曲体中型 。原无词 。明朝此曲称《雁落平沙》 。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 。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 。《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 。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 。……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 。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 。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 。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 。”这段解题对雁性的描写极其深刻生动 。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曲情:琴曲出现在明代,明清各谱均无序跋 。据上江琴家传说是《秋鸿》的节本,那末,它的曲情应该从《秋鸿》的"平沙晚聚","远落平沙","衔芦游弋",至"南怀北"四个小标题 。清王善《治心斋琴谱》说是宋末毛敏仲所作,清秦维瀚《蕉庵琴谱》说是明初朱权所作 。这和《秋鸿》的作者是同一疑案 。朱权在《秋鸿》的序里说《秋鸿》的作者是西江老懒,天胄诗狂,有些人就认为《秋鸿》是朱权本人所作 。但据传说并从《秋鸿》的原词看,却是借《秋鸿》"身南心北"的感伤发抒怀念故国的悲恨,又像是毛敏仲的琴师郭沔所作 。这一曲的曲情和作者,仍应存疑 。琴曲谱本最多、出入最大的是这一曲,现时演奏的人最多、出入最多的也是这一曲 。
6.阳春白雪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 。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之意 。
《阳春》:《阳春白雪》被称为曲高和寡的代表作品,后来被分成两个不同的作品 。《神奇秘谱》的解题中说它“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 。
9.梅花三弄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 。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覆了三次,所以称为 “三弄” 。
《梅花三弄》是一首古琴曲,由笛曲改编而来,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
梅花三弄:古琴曲 。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 。《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 。
7.胡笳十八拍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 。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 。所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 。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 。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
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 。“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 。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诗中有:“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 。”在琴曲中,文姬移情于声,借用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入古琴声调之中,表现出一种浩然的怨气 。
现有传谱两种,一是明代《琴适》(1611年刊本)中与歌词搭配的琴歌,其词就是蔡文姬所作的同名叙事诗;一是清初《澄鉴堂琴谱》及其后各谱所载的独奏曲,后者在琴界流传较为广泛,尤以《王知斋琴谱》中的记谱最具代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