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词解释( 六 )


体育活动
踏青:
清明时逢阳春三月,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俗 。据宋朝史籍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 。”人们带着食物,来到郊野,投向大自然 。宋代踏青之风盛行,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宋代清明时节京都人民踏青远足的热闹情景 。
荡秋千:
古代,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 。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 。最早称之为“千秋” 。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 。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 。后来,齐恒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 。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 。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 。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 。打秋千时,人在空中荡来荡去,翩翩若飞,很有趣味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之为半仙之戏 。”
在唐宋文人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秋千的描述 。唐诗人韦庄曾有《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 。”清明春风拂柳之际,女郎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确实充满诗情画意 。荡秋千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游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词中常有描述:“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点绛唇》)民间多爱在清明踏青时节,在郊外用竹子架成一种临时性的“竹笋秋千”,舞荡嬉戏 。因为清明节处处荡秋千,也有人把它叫做“秋千节” 。放风筝是清明前人们最爱玩的游戏 。风筝,在我车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据传说,在春秋时期,有位公输般,即神话中的“鲁班”,会做木鸢,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南北朝时期,梁正武帝在台城被侯景叛军围困,大臣羊侃曾用风筝系上诏书,招来援军救驾 。风筝最初的作用只是军事上传递消息的工具,以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玩具 。
放风筝:
唐代诗人高骈写有《风筝》一诗:“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入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风筝真正的命名,《询刍录》记载: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 。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对,后于鸢首以竹为笛,风入笛管发出悦耳之声,好似“筝”鸣,俗称风筝 。起初只限于皇宫贵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赏,到了宋代以后,才成为民间群众喜爱的一种活动了 。风筝既是一种美丽的民间工艺品,又是大众娱乐品,历来爱到文学家的传唱 。《北京竹枝词》也对风筝有生动的描绘:“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 。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习上碧云端 。”早在清朝时,风筝已在扎、糊、绘、放四艺上发展到相当精致的程度 。曹雪芹在北京西山“穷居著书”时,细究风筝扎糊之法,还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 。书中详细介绍了翼燕、双鲤、彩蝶、螃蟹、宠妃、双童等四五十种风筝的扎、糊、绘、放等技法和工艺 。此外,古代放风筝又是与放晦气联系在一起的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林黛玉不妨将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 。李纫劝她:“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 。”而当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探春又劝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可见古时放风筝是人们消灾祛难的手段,不能去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沾上别人的晦气 。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 。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 。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 。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 。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
清明食俗
福建畲族清明乌稔饭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俟雨停,提篮挑担祭祖扫墓的人就多了起来 。闽、台两省祭祖扫墓的期限,从清明到谷雨,各县(市)有所不同 。而闽东的宁德、周宁、寿宁等地祭祖坟,多是全族出动,近则由族里设宴宗祠,聚族饮宴 。一时举族上下,男女老幼皆到,也算是闽东别具一格的大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