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古诗词和说明文( 六 )


这首词 , 上片写景而情景交融 , 下片抒情而情致深婉 。词人把这种洋溢着生活气息 , 植根于民间习俗的语言、运用到词中来 , 既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痴情 , 又提高了词的艺术表现力 , 集中体现了这首词的“无理而妙” 。全篇语言秀美 , 情真动人 。
2 , 全词:
《清平乐·莺啼残月》
五代:韦庄
莺啼残月 , 绣阁香灯灭 。门外马嘶郎欲别 , 正是落花时节 。
妆成不画蛾眉 , 含愁独倚金扉 , 去路香尘莫扫 , 扫即郎去归迟 。
3 ,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910年) , 字端己 , 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 , 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 , 唐朝花间派词人 , 词风清丽 , 有《浣花词》流传 。曾任前蜀宰相 , 谥文靖 。
求十首古诗词的鉴赏!!!诗词和鉴赏都要短!!!七步诗
朝代:魏晋作者:曹植
煮豆燃豆萁 , 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此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 , 语言浅显 , 是寓意明畅 , 无庸多加阐释 , 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 , 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 , 用语之巧 , 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 , 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二语 , 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 , 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
元日
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
这首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 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 , 还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 , 抒写自己执政变法 , 除旧布新 , 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
寄王琳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玉关道路远 , 金陵信使疏 。
独下千行泪 , 开君万里书 。
前二句言南北道远 , 音讯疏隔 。言外之意:今日居然接到故人书信 , 不胜惊喜 。后二句写拆阅书信时的心情 。王琳怀雪耻之志 , 可以想象信中满纸慷慨悲壮之词 , 使人深受感动 , 为之下泪 。诗人为何拆书下泪?是有感于故人万里寄书的情谊?还是触动了悠悠乡思?或是感慨于故人的忠烈之情 , 而羞惭于自己的苟全?诗中均未言明 。无限话语尽在潸然而下的“千行泪”中了!
晚泊岳阳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 , 系舟岳阳城下树 。
正见空江明月来 , 云水苍茫失江路 。
夜深江月弄清辉 , 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 , 轻舟短楫去如飞 。
日暮钟声 , “城里”应是灯火辉煌 , 美丽无比 , 而自己却漂泊城下 , 闲卧舟中 。只见一轮皓月 , 悬于空江之上 , 可是江面云水茫茫 , 前路又在何方呢?夜深月亮洒下清辉 , 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 。这歌声引起多少思绪 , 其中感情体味不尽 , 只感觉轻舟短楫 , 疾去如飞 。
相思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 , 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 , 此物最相思 。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 , 青春的气息 , 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 , 句句话儿不离红豆 , 而又“超以象外 , 得其圜中” , 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 。它“一气呵成 , 亦须一气读下” , 极为明快 , 却又委婉含蓄 。在生活中 , 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 , 自然入妙 。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 。所以此诗语浅情深 , 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
鹿柴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
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 , 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 , 有光的幽暗 , 则较少为人所注意 。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 , 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但是这种敏感 , 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