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与中国传统诗词中的秋景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三 )


毛泽东诗词中的“雄”的特色,是举不胜举的 。“鲲鹏展翅九万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其气象之雄可见一斑 。“粪土当年万户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其气概之雄,可窥一孔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其气魄之雄,跃然纸上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不到长城非好汉”,“敢教日月换新天”,其气志之雄,于此可见 。有此豪雄的气志必然生发此种豪雄的气魄与气概,然后才能感应外界豪雄的事物,生发出豪雄的气象 。外在的气象与内在的气概、气魄、气志在文本中的融贯所形成的精神强势和相应的语言强势,就是诗词的气势 。气势的构成风格并直接地、集中地体现风格的决定性因素 。“文以气为主” 。气势雄,则风格自雄 。气势健,则风格自健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如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岭,如决大川,如奔骐骥 。”(姚鼐)这就是毛泽东的诗词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美学震撼力的重要原由 。
奇,就是出人意料,与众不同,变化莫测,以异制胜 。“奇”,是对“正”而言的,是对定式的突破,对传统的创新,对客观世界的独见 。“奇”属于超常思维的范畴,以科学性、进击性和创新性为主要特点 。体现在诗词中,开始往往因为志趣,思路,意象的突兀异常而使心悦诚服 。毛泽东诗词内涵雄与奇两大特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二者互为前提,又互为因果,双向辐照,辗转强化 。但二者的侧重面又各不相同,如果说,“雄”是大勇的表现,那么“奇”就是大智的表现了 。“凡战者,只正合,只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毛泽东诗词中这种善于“出奇”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奇志
“诗言志” 。诗词是人的志气的最集中的最强烈的表现 。“志者,心之所之”,指生命运动的总方向 。“气,体之充也”,指生命运动的总活力 。而人的情思,就是志气与客观世界的撞击所激起的精神火花 。毛泽东的抱负与追求就是改天换地,从社会结构上推翻旧世界,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宏伟目标 。他为此整整奋斗了一生,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青年时代,到“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的中年时代,直至“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的晚年时代,风风雨雨,从来不改初衷 。这种高远博大的志气,不仅是雄伟的,也是奇异非凡,远远高出于众人之上的 。“众人之志,不出饮食男女之间……圣贤则不然,以志一气,清明在躬,志气如神,虽禄之以天下,穷至于匹夫,无所损益也 。”(苏轼)毛泽东以改造天下为己任,此非常之志,三千年来无人可与之比拟 。“志高则其言洁,志大则其辞宏,志远则其旨永 。”(叶燮)其胸中所蓄崇高,广博,旷远,发之于诗,则诗与之亦然高广旷远 。
风格与人格相通 。一个诗人的风格也就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 。如果要写出宏伟的风格,他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正因为毛泽东的志气是如此的雄奇博大,壮丽辉煌,他的诗词中的精神境界和语言境界也必定是雄奇壮丽的 。这种独特的精神境界与语言境界的集中表现,就是主旨的震撼灵魂的精神强势 。这种精神强势,来自诗词的内在意蕴的重大性和崇高性 。
这种重大性和崇高性,来自毛泽东独特的人格实践,而毛泽东独特的人格实践的核心软件就是他独特的志气 。这种宏伟的志气蕴藉在诗歌的形象与画面中,辐射出一种与时代的主导思想直接相通的强有力的主观冲动 。例如:“粪土当年万户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长夜难明赤县天”;“一唱雄鸡天下白” 。从他对昔与今的截然不同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高瞻远瞩的巨人眼光和敢于向历史挑战的伟大抱负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显示出他“要压倒一切的敌人,而决不被敌人屈服”的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表现了他谦虚质朴、无私奉献的广阔胸怀 。
历史——世界——人类,这是他独特的无边无垠的关注目标 。奋斗——进击——解放,这是他独特的锲而不舍的强烈追求 。为了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的奇志,给毛泽东的诗词注入了独特的精神力量——世界上最先进的阶级所具有的改天换地的能动力量 。这就是毛泽东诗词中排山倒海、变化莫测的奇气异势——阳刚风格的起决定因素的最根本的精神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