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一个相信读书会有出息的人 一生受尽荣辱 是开国重臣 也是华夏文化的振兴者

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 。宋濂教导朱标长达十余年,为培养皇位继承人竭尽心力,又在朱元璋戎马倥偬之际,为其讲授帝王之学,堪称一代帝师 。他是朱元璋亲自认证的“开国文臣之首” 。

博闻强识,少有才名
1310年,宋濂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祖父宋守富官拜太常少卿,父亲宋文昭在至正时期官至礼部尚书,家世看起来相当不错,无奈生逢乱世,这样的家庭也未能给他的人生路增添一点点便利 。宋濂为其母怀孕满七月而生,早产体弱,宋濂幼时多病,“每风眩辄昏迷数日”,幸好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照料才保他幼年无痛无灾 。
也正因为少年体弱,宋濂自小便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读书学习上,并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明史》中有记载: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 。宋濂六岁时,便能一日便读完唐人李瀚编著的《蒙求》,其后日记两千言 。九岁能作诗,人称“神童” 。
十五岁时,六里人张继之听说宋濂善记,邀请他到自己家中,问多少日可通背四书经传,宋濂说只需一周 。张继之不信,随机抽取杂书、稗记等五百言要求宋濂背诵,宋濂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张继之大为惊异,对宋濂的父亲说:这个孩子天分非凡,应当让他随名师学习 。
稍长大后,宋濂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这几位可以说是当时文坛有名的大家,而宋濂也受几位老师影响颇深,后来宋濂在《浦阳人物记》及《金华黄先生行状》中对几位老师尤为尊崇,不乏溢美之词 。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宋学士全集》提要中对几位也有夸赞:
元末文章,以吴莱、柳贯、黄溍为一朝之后劲 。濂初从莱学,既又学于贯与溍,其授受俱有源流 。又早从闻人梦吉讲贯五经,其学问亦具有根柢 。可以说,宋濂后来之所以能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与他少年时接受到名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

拒不仕元,转而问道
像宋濂这样的知识分子其实还是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但宋濂的政治眼光却格外独到,当时已至元末,多地农民义军已经揭竿而起,元朝势必气数将尽,因此宋濂并没有打算跟着元朝走向穷途末路 。1349年,学成之后的宋濂已经具有一定名气,并受到很多人举荐,顺帝召他为翰林编修,宋濂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 。
第二年,宋濂为避元朝廷召见隐居龙门山,入仙华山为道士,实则上山写书,此举其实跟刘伯温有很大关系,刘伯温曾在《送龙门子入仙华山辞序》中促他入山:龙门先生既辞辟命,将去仙华山为道士,而达官有邀止之者 。予弱冠婴疾,习懒不能事事,尝爱老氏清净,亦欲作道士,未遂 。闻先生之言则大喜,因歌以速其行 。先生行,吾亦从此往矣 。他日道成为列仙,无相忘也 。苟成仙,勿相忘,宋濂没能修道成仙,却成为了大明朝的开国文臣,当时在元朝廷为仕的刘伯温没有想到,后来宋濂会和他一起成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左膀右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