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苏辙的兄弟之情的诗词有什么?

1、《满江红 怀子由作》宋 苏轼
清颖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3、《和子由渑池怀旧》宋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
4、《中秋月寄子由三首》宋 苏轼
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 。
憔悴去年人,卧病破窗中 。
徘徊巧相觅,窈窕穿房栊 。
月岂知我病,但见歌楼空 。
抚枕三叹息,扶杖起相従 。
天风不相哀,吹我落琼宫 。
白露入肝肺,夜吟如秋虫 。
坐令太白豪,化为东野穷 。
余年知几何,佳月岂屡逢 。
寒鱼亦不睡,竟夕相噞喁 。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 。

【关于苏轼苏辙的兄弟之情的诗词有什么?】

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 。
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 。
镕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 。
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 。
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 。
唤酒与归饮,念我向儿说 。
岂知衰病后,空盏对梨栗 。
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 。
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 。
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 。
郑子向河朔,孤舟连夜行 。
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 。
赵子寄书来,水调有余声 。
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 。
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 。
回顾坐上人,聚散如流萍 。
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 。
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 。
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 。
5、《华阴寄子由》宋 苏轼
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 。
腊酒送寒催去国,东风吹雪满征衣 。
三峰已过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 。
里堠消磨不禁尽,速携家饷劳骖騑 。

苏轼的资料及诗词鉴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
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
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
枕头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
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 。
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 。
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 。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 。
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 。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
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
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 。
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 。
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
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 。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