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赏析
1、《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语言苍劲奔放,
富有感染力,成为传诵的名篇 。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像燕
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
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
3、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看不
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 。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
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
此获得广泛的共鸣 。
4、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
(“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曼声长叹
的情景 。
5、全诗如下: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
扩展资料
1、《登幽州台歌》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 。在句式
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句式为: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句式为: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2、《登幽州台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 。陈子昂是一个具
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
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
登幽州台歌的赏析 登幽州台歌【赏析】唐代是中国诗坛上最热闹的一个时代,要说还有孤独的诗人,人们大概都会想到贾岛和孟郊 。
“郊寒岛瘦”,留给人们的印象,都是踽踽独步,苦苦行吟 。
然而千秋中华,历代文人雅士们各有其群落,贾岛孟郊亦不例外 。
孟郊不过是日子过得寒酸些,文朋诗友间唱和不绝,谈不上孤独 。
而若说贾岛孤单,便不会有“骑驴冲大尹,夺卷忤宣宗”的神奇经历 。
他偶得一句“落叶满长安”,正骑在驴背上苦思下一联,不意冲撞了京兆尹刘栖楚的队伍 。
如果说刘栖楚算不得好诗人的话,那么他为了思考“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那个“敲”字是用“推”还是用“敲”更合适,因此冲撞的吏部侍郎韩愈,则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名贯古今的大文人和大诗人 。
至于唐宣宗微服出游法乾寺,偶然翻看了他的诗稿,被他一把夺过,还加上句“你也懂这个?”气得这个爱写诗的皇帝一辈子都没给他个象样的官做 。
贾岛孟郊在那个时代有的是良师益友,绝不会真正孤独 。
而孤独的诗人也确曾有过,那就是唐宋盛世的先驱陈子昂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
陈子昂二十岁进士及第,在政治上拥护武则天 。
他在二十九岁时曾向武则天上书《答制问事八条》,主张轻刑罚、用贤才、纳谏士、赏功勇、减徭役,提出了许多符合百姓愿望的主张 。
但武则天当时忙于称帝改制,有自己一套施政方针,不但没有重视陈子昂这个文学小臣的意见,反嫌他上疏议政太过多事,罢了他的职 。
几年之后陈子昂重新出仕,又因曾随左仆射乔知之北征并结为密友,牵连进乔知之一案,陷于狱中 。
出狱后在洛阳任右拾遗 。
当时东北边境上住着契丹人,虽然势力并不强大,却是潜在威胁 。
武则天时,镇守东北的松藩总督李尽忠背叛朝廷,企图割据,契丹人便乘机举兵南侵,连陷幽、冀、营三州 。
通天元年,武则天选派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草包军事统帅武攸宜领兵北伐,陈子昂也随军北上,任参知军事 。
武攸宜根本就不懂军事,才一接敌,便大败亏输,先锋王孝杰全军覆灭 。
- 房产证|房产证丢失登报需要多少天
- 《中国哲学如何登场》读后感摘抄
- 波司登|免费领波司登羽绒服真的假的
- 樊登讲论语读后感100字
- 抖音|qq登录抖音授权错误110405怎么办
- 《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读后感100字
- 中职生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如何写?
- 激励性的毕业赠言如何写?
- 《瓦尔登湖》: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好这一生
- 大专登记表自我鉴定最新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