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教学设计(22)


牐犆10秒钟为一个时间段,数出每个时间段的摆动次数 。这个实验可不那么容易操作 。需要计时的和数次数的同学通力合作,对同伴之间的合作的默契要求比较高 。对于连续计数学生还不是太明白,所以我先让他们交流得出了这个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计时的要及时地告知每个时间段的分界点,比如“开始”、“10秒”、“20秒”等 。其他组员合理分工,对各时间段的计数做到各负其责 。最重要的是,每个成员要恪守职责,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这样会使实验效率得到提高 。

《摆》教学设计


有人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这句话似乎可以给不太理想的课后反思提供些慰藉 。我则不喜欢,如果不好,就应该勇于面对,只有敢于面对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改进和提高 。试讲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研讨之后找到了解决的有效手段,效果明显地增强了,所以我感到很欣慰 。再教设计的过程中感受是很深的,本来不觉得这样的课会有什么深度与难度,钻研之中却发现恰恰相反,本课的难度的确不小 。首先,三维目标的实现必须体现在探究过程之中,让目标自然地实现其实并不容易;其次,与实验相关的许多细节都要有鲜明有效的处理措施,而这些措施的策划与选择却很需要我们的创造力,一个精巧构思的形成往往是在绞尽脑汁、辗转反侧、反复修改之后;再次,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常常是教学流程的设计依据,发现这种联系就需要教者对它有独特透彻的理解,做到这一点也不像闲庭信步那样容易;最后,字斟句酌、推敲教学语言,使之规范、恰当、精炼、生动,紧扣学生的心弦也很难做到 。另外,我自身素质的提高仍然是当务之急 。特别是对过渡语的设计能力太低,很久也想不出来一个比较恰当的“语言链接”在这方面不仅需要今后加强学习和交流,还需要对科学课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
下面说一下我对本课教材设计意图的理解以及处理方法上的得与失:本课是在《机械摆钟》一课刚刚学习了摆的等时性(即“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样的”)之后的进一步拓展,旨在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什么条件决定了摆的快慢呢?怎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懂得反复实验的意义同时明确对实验数据及误差的正确处理方法,从而实现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P61在本课最后,设计了摆绳长短相同、摆锤的长短明显不同的两个摆的对比实验,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摆锤的重心高低也会影响到摆动的快慢,其实质是增加了摆长,而摆长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建立起来,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清晰讲解了 。因此,我在处理这个环节的时候,不仅想办法让学生意识到重心的改变可以影响到摆动的快慢,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摆的快慢在本质上是摆长决定的 。为此,我设计了版画示意图以及一个文字不等式来直观简洁地说明解释,我的预设是要把这个实验同“摆锤的轻重对摆的快慢的影响的实验”联系起来,相互照应,相互印证,可是由于时间仓促,忙乱之中把之一美好构想给忘记了,这不能说不是个遗憾 。也是本课收束得不够透彻的主要原因 。总之,教学目标达成了,重点也突出了,难点突破的不够彻底 。这是我对这节课的自我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