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古诗词及翻译( 二 )


花 , 自在地飘零 , 水 , 自在地飘流 , 一种离别的相思 , 你与我 , 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
啊 , 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 , 这离愁 , 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 , 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
内容·鉴赏 【注1】“裳” , 古汉语音cháng , 古人穿的下衣 。
《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 。
”(衣:上衣 。
)(引)泛指衣服 。
《水经注·江水》:“猿鸣三声泪沾裳 。
”【注意】古代男女都穿“裳” , 不是裤子 , 是裙的一种 , 但不同于现在的裙子 。
(摘自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典(第4版)》) [1]【译文】 红藕香残 , 鲜艳的荷花凋谢了 , 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 , 轻轻提起下薄纱罗裙 , 独自划着一叶兰舟 。
天空中雁群排成队形飞回来 , (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 , (转眼间)已是夜晚 , 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 , (我这在这盼望着) 。
花 , 自在地飘零 , 水 , 自在地飘流 , 一种离别的相思 , 你与我 , 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
啊 , 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 , 这离愁 , 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 , 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
...
李清照的词《一剪梅》 。
一剪梅展开全部作者: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
轻解罗裳 , 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 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种相思 , 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 才下眉头 , 却上心头 。
【译文】 荷已残 , 香已消 , 冷滑如玉的竹席 , 透出深深的凉秋 , 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 , 独自泛一叶兰舟 。
仰头凝望远天 , 那白云舒卷处 , 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 , 一行行南归时候 , 月光皎洁浸人 , 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
花 , 自在地飘零 , 水 , 自在地飘流 , 一种离别的相思 , 你与我 , 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
啊 , 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 , 这离愁 , 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 , 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 , 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 , 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
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末久 , 明诚即负笈远游 。
易安殊不忍别 , 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
”最近 , 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 , 当赵明城踏上征船出行时 , 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 , 独上兰舟” 。
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 , 与词意不尽相符 , 就是“轻解罗裳”两句 , 也难解释得通 。
“罗裳” , 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 , 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 , 没有必要改“衣”为“裳” 。
“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 , 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 。
要是把上旬解为写李清照 , 下句写赵明诚 , 那么 , 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 , 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 , 夫妻感情甚好 , 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 , 十分美满 。
所以 , 两人一经离别 , 两地相思 , 这是不难理解的 。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 , 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 。
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 , 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
李清照这首词主要是抒写她的思夫之情 。
这种题材 , 在宋词中为数不少 。
若处理不好 , 必落俗套 。
然而 , 李清照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 因而富有艺术感染力 , 仍不失为一篇杰作 。
其特点是:一、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 , 大异其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