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朱淑真 历朝名媛诗词 陆昶 闺阁中人_( 二 )
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 。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前二句追昔抚今,第三句融合言之,旧情未了,又惹新愁 。
“落花”二句正春色恼人,紫燕犹解“双飞”,而愁人翻成“独立” 。
论风韵如微风过箫,论词采如红蕖照水 。
下阕回忆相逢,“两重心字”,欲诉无从,只能借凤尾檀槽,托相思于万一 。
结句谓彩云一散,谁复相怜,惟明月多情,曾照我相送五铢仙佩,此恨绵绵,只堪独喻耳 。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旧怀人,精美绝伦 。
一起即写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其凄寂无人可知 。
而梦后酒醒,骤见此境,尤难为怀 。
盖昔日之歌舞豪华,一何欢乐,今则人去楼空,音尘断绝矣 。
即此两句,已似一篇《芜城赋》 。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
当年拼却①醉颜红 。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② 。
从别后,忆相逢 。
几回魂梦与君同 。
今宵剩把银釭照③,犹恐相逢是梦中 。
【注释】 ①拼却:不顾惜,宁愿 。
②“舞低”二句:描写歌女当年与同伴狂欢的情景,月在长舞中西沉,风在欢歌中停息 。
③剩:更 。
银釭:银灯 。
【评解】 词写别后重逢,宛...
红楼梦中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展开全部 《红楼梦》中,“世外仙姝寂寞林”与“山中高士晶莹雪”是美的双璧 。
黛玉的美是一种感性而诗意的存在,宝钗的美则一种理性的世俗的存在 。
长期以来,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中,宝钗无疑是最难定性的一个,人们无法简单的将她划入“好人”或“坏人”的行列 。
她既是“无情”的,也是“动人”的 。
从“人”的角度讲,她遵从着她认可的道德、信念、理想,与时俯仰地活着 。
从艺术魅力上说,她性格的多面性引起了从未停止的争论,成为文学史上“反角正写”的经典 。
从思想意义上看,宝钗的形象对作品主题的表现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
宝钗动人的一面代表着封建礼教“温情”、“美好”的表象,是极具诱惑力的 。
但读者可以通过宝玉对她由昵而敬之到弃之而去的过程,领悟到了所谓世俗理想的本质,在令人目眩神迷的表象背后,竟是如此的庸俗和冷酷 。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相当耐人寻味的一节 。
占花名儿抽签时,黛玉抽得一支“风露清愁”的芙蓉花签,芙蓉花也即莲花 。
宝钗掣得的是牡丹花签,诗云:“任是无情也动人” 。
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种花来分别比喻两人呢?我们可以从宋代周敦颐所写的影响深远的《爱莲说》中找到答案:“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莲花与牡丹的这种对比正契合了作者对世俗理想的叛逆之心 。
宝钗代表着那个时代备受推崇的“美德”,她的广受好评,正如人们对牡丹的爱,是“宜乎众矣” 。
但作者对此却是不屑的,他独爱芙蓉花的真性情 。
所以,作者撇开了众多称颂牡丹的诗句,单挑了全唐诗中唯一说牡丹无情的诗来配宝钗,无疑是饶有深意的 。
一、宝钗的“动人” 在“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大观园,黛玉、宝钗无疑是美中魁首 。
相对于“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来说,宝钗的健康美又要略胜一筹 。
她“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 。
怪不得宝玉为她的雪白一段酥臂,竟然魂悠悠出窍,被黛玉讥为“呆雁” 。
曹雪芹把宝钗的美表现为一种雍容娴雅之美,倘以儒家的审美标准看来,代表的是一种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正与她的“安分随时”的性格相契合 。
论才情,她也堪与黛玉比肩 。
黛玉是灵气充溢的“仙才”,而宝钗则是“全才” 。
她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元人百种”也多有涉猎 。
她能随意道出《唐诗品汇总序》中的“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来,谈论理财之道时又能顺口道出《朱子文集大全类编》之语 。
除此之外,她对画论也卓有识见,谈及颜料画具娴熟谙晓;医学药理知之甚笃,经验丰富言之成理,甚至于参禅悟机那一套也是了如指掌,可谓博学杂收无所不能 。
- 朱淑真的诗词集
- 黄花宋朱淑真 诗词解释
- 宋代朱淑的诗词
- 历朝历代皇帝姓名和年龄_历史皇帝排名顺序
- 中国历朝历代的先后顺序排列
- 作为国家最为重要的制度,人才的选拔在历朝都是怎样的
- 赏春这首诗谁写的
- 咏家乡的古诗词 历朝咏家乡的古诗注明地点
- 历朝历代皇帝死后,嫔妃都是怎么处置的?
- 旅游城市|西北十大旅游城市 西安是历朝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