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敢当的由来,请问"泰山石敢当"的由来?( 五 )


前文所引邓尔雅先生收集的及宗力、刘群同志提供的两则关于泰山石敢当的民间故事传说,都把石敢当作“石”为基本出发点,它流行的时代虽然不算早(清初),流行地区也不算广泛 , 但就这两则民间故事传说的深层内涵而言 ,  其来源是古代灵石崇拜的遗俗——石敢当镇邪厌殃意义的发展 。莆田县出土的石铭,特别是石铭中 “ 石敢当 , 镇百鬼,厌灾殃”数语,对这类民间故事传说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也可以说,这是正宗 。另一类是关于降妖治病型的民间故事传说,它是把石敢当当作“人”为基本出发点 。《 大观 》所载“驱妖型”二篇,驱鬼型一篇(为降妖治病类的变型)以及《传说故事》所载的石敢当传说,都可划归此类 。这类民间故事传说多讲石敢当,既勇敢且又为鬼妖缠身的人治病,显然与清人王世祯所讲的北方人谓石敢当为“石大夫”有关 。此类民间故事虽然把石敢当作为人看待但所述故事的深层内涵与作为灵石崇拜的具有镇邪厌殃作用的石敢当不无关连 。
第三类是将石敢当附会于五代勇士石敢的民间故事传说 。如古月同志整理的《石敢当》(载《风物》)、鲁岳同志整理的《石敢当》(载《传说》)都是如此 。宝君、秋水同志整理的《泰山石敢当》(载《民间故事》)言石敢当原名“石钢”,被送外号“石敢当” 。显然石钢之是五代石敢之转音 。此类民间故事传说均讲石敢当英勇无敌除暴安良。认为石敢当与五代勇士石敢有关者,明清以后不乏其人,清人金綮编修的《泰山志》也讲:“石敢当乃五代时勇士……袖铁槌侍高祖,遇变,遂于左右格斗而死 。稽宅经须避方煞,故取名石敢当耳 。”石敢当与石敢虽然是两码事 , 但就石敢当可抵当一切及石敢当英雄无敌而言,多少还是有一点联系的 。
第四类关于泰山石敢当的民间故事,一是泰山与石敢当为两挚友型,二是唐太宗被泰山石阻挡型(见《大观》) 。挚友型讲泰山与石敢当原为同窗好友 。泰山家庭富裕, 学习刻苦,考中了举人 。而石敢当不但什么也没有考取,反而落到“独自一人在外过流浪生活” 。有一次石敢当讨饭到泰山府,被泰山留住府上,一直以礼相待 。数年后,泰山因公务外出 , 半年未归 , 石敢当自尊心很强,以为自己住的时间长了,泰山故意躲起来不见,故“永别了” 。泰山办完公务回府后,听说石敢当死了,万分悲痛,也自尽了 。因为泰山与石敢当情同一人 , 死在一块,后人纪念他俩 , 将泰山与石敢当的名字合在一起,即“泰山石敢当” 。这则民间故事传说所述侠义之士者,泰山也,而石敢当似乎还是一位胡乱猜疑的小人 。“阻挡型”讲:唐太宗骑马上泰山,到回马岭时,一看到马蹄盘,实在上不去了,他又好奇, 非上不行,结果绕着道走,临走时说了一句:“我从长安来,逢山开路 , 遇水造桥,没有挡住我的,偏偏让泰山石把我挡住了 。”借这个音,叫起了“石敢当” 。查新、旧《唐书》,唐太宗李世民根本没有到过泰山,当然就更谈不上骑马上山被泰山石阻挡事了 。这两则民间故事传说所述所谓石敢当(泰山石敢当),与石敢当的真实由来及内涵、作用差距甚大 , 与广泛流传的一系列石敢当的民间故事也大相径庭 。笔者曾访问过泰山一带的许多长老 , 均无人知晓何时何地曾流传过这些民间故事,这是否有编造之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