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敢当的由来,请问"泰山石敢当"的由来?

1、请问"泰山石敢当"的由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或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要禁压不祥之俗,在民间甚为流行 。
关于“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 急就章 》:“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 。颜师古注:“卫有石蜡、石买、石恶,郑有石制,皆为石氏;周有石速 , 齐有石之纷如,其后以命族。敢当,所向无敌也 。”颜氏认为,石是姓,敢当为所向无敌意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七“ 石敢当 ”条中引用了史游的《急就章》及颜氏注,完全同意颜氏的说法 。颜师古对石敢当的解释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我们知道,《急就章》是当时的儿童启蒙识字书,若据颜注,石敢当就是姓石的那个 人所向无敌,除非姓石的那个人当时名声很大 , 否则儿童很难接受其说,教书先生也很难讲解清楚 。我们遍查古籍,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位汉代以前的名声很大的无敌英雄石某某 , 近现代学者邓尔雅指出 。石敢当一语。出《急就章》,本无其人,后人特就文意石敢当以为喻而已 。”(《 民俗 》41- 42期合刊 )宗力 。刘群二同志亦认为:“西汉史游《急就章》有句云:师猛虎,石敢当 , 所不侵,龙未央 。颜师古注以为石乃姓氏,敢当为所向无敌 。说者谓石敢当碑即取所向无敌之文 。以镇,此说稍差强人意,然犹未尽 。古语中此类语汇甚多,何故专取于此(《中国民间诸神》)
另一种说法是:认为石敢当是五代汉时的勇士 。明人陈断儒的《群碎录》云:“五代汉刘智远时,有勇士名石敢当,其慕古人名以自表见耶?仰即其人与?”杨信民的《姓源珠玑》亦讲“五代刘智远为晋祖押衙,潞王从珂反,愍帝出奔,遇于卫州 。智远遣力士石敢当袖铁槌侍 。晋祖与愍帝议事 ,  智远拥入,石敢当格斗而死,智远尽杀帝左右 ,  因烧传国玺 。石敢当生平逢凶化吉,御侮防危 。故后人凡桥路冲要之处 , 必以石刻其志 , 书其姓字,以捍居民” 。
我们认为,石敢当之石碣(碑)与五代勇士石敢无关,理由有二:
 ?。ㄒ唬┍椴榫伞⑿隆段宕贰罚忻叶廾业闭? ,亦没有把勇士石敢尊为石敢当的文字记载 。据《旧五代史·高祖本记上》记载:“应顺舍,晋高祖镇常山 。唐明宗召赴阙,会闵帝出奔,与晋高祖相遇于途,逐俱入卫州 , 泊于邮舍 。闵帝左右谋害晋高祖,帝密遣御士石敢袖铁槌立于晋高祖后 。乃有变,敢拥高祖入一室 , 以巨木塞门,敢寻死焉 。帝率众尽杀闵帝左右,逐免晋高祖于难 。” 再据《 新五代史·汉本纪要第十 》记载:“ 潞王从珂反,愍帝出奔,高祖自镇州朝京师,遇愍帝于卫州,止传舍,知远遣勇士石敢袖铁槌侍高祖以虞变 。高祖与愍帝议事未决,左右欲兵之,知远拥祖入室,敢于左右格斗而死 , 知远即率兵尽杀愍帝左右,留帝传舍而去 。”旧、新《五代史》记载虽然文字上稍有出入 , 但勇士系石敢而非石敢当则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