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南渡前后诗词对比( 五 )


如今憔悴 , 风鬟雾鬓 , 怕见夜间出去 。
不如向帘儿底下 , 听人笑语 。
词人通过今昔盛衰的对比 , 将故国之思与自家之痛联系起来 , 使读者清晰地看到词人不是带着惋惜、艳羡的心情帘下拾笑 , 而是在咀嚼国破家亡的苦涩悲凉 , 寄托了故国之思 。
...
李清照的比较欢快的诗词有吗有啊 , 她前期的词有很欢快的 , 比较著名的 , 就是下面这个: 《如梦令》 尝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 , 争渡 , 惊起一滩鸥鹭 。
这是女词人李清照对在山东原籍一次野游所作的小令 。
关于它的写作背景 , 说法不一 , 有的人认为 , 六岁之前女词人是居住在原籍(六岁那年女词人随父亲居住卞京) , 所以有可能是孩提时代的一次野游的记录;也有人认为 , 从“沉醉”二字看 , 是因为喝酒而忘记回家的路 , 而六岁那么小的年龄不可能有“沉醉”的机会 , 所以推断这里记录的因该十五岁束发之后的某一次野游 , 而且是女词人在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这段时间 , 或者是在朋友的唱和中 , 或者是与丈夫呢喃时追忆往日的趣事 , 乘兴而做的 。
“尝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
” “尝记”是“曾经记得”或者是“记得曾经” , 这说明是一首追忆往事的小令 。
“溪亭”是泉名 , 在山东济南 , 也就是易安的原籍 。
“日暮”指天色已经很晚 。
“沉醉”二字 , 许多读本认为是指女词人喝醉了 , 所以误了回家的时间 , 甚至有的朋友认为这里的“沉醉”二字与后面的“惊起”句 , 是一种男性的豪放 , 是女词人与“须眉”匹敌的作词风格的体现 , 更有的朋友认为这就是曾经有人误将词词归在苏轼笔下和误传是吕洞宾所作的原因所在 。
可是 , 我更愿意以自己的设想来理解这曲小令 , 我觉得 , 女词人的“沉醉”根本不是什么喝酒而醉 , 其实就是“因景而醉”的意思而已 。
试想想:不管是她五、六岁时的经历 , 还是十五、六时的经历 , 这两个年龄段都还是属于“孩子”的范畴 , 因为贪玩而忘记回家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 。
何况女词人生性就对美的东西有一份特别的敏感 , 看见景色的迷人忘了回家的时间 , “沉醉不知归路”是意料之中的 。
作者仅仅是以这样一种语气 , 把读者 , 或者是当时脱口吟出这些词句时 , 用这样的起笔引起“听众”对自己追忆的故乡美景的兴趣 , 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那景色的迷人 , 也是女词人对家乡景色的爱恋与怀想 。
也为了加重语气对“年轻时期”或者说是“孩提时期”那一次难得的出游的描述 , 为下文的误入荷丛做伏笔 。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
” 一个古代的女子 , 要出游一次是不容易的 , 尤其是到有舟可摇 , 有荷可赏的美丽的湖中游玩 , 那更是难得的机会 。
看到蔚蓝的天 , 碧绿的湖水 , 还有一湖的摇曳多姿、婀娜娉婷的荷……如此美丽的景色 , 是在闺门中无法体味的 , 于是女词人“沉醉” , 被景色沉醉 , 也没自己快乐的心情沉醉了 。
这里我们做一下想象:女词人在荷丛中摇着小舟 , 东看看西瞧瞧 , 眼睛里有好奇更有惊喜 , 或者还带者几分淘气……当她不经意地发觉太阳快要下山了 , 才感觉自己似乎是在荷丛中迷路了 , 这时又多了几分焦急 , 于是 , 就有了后面的“争渡”一句 。
“争渡 , 争渡 , 惊起一滩鸥鹭 。
” 回家晚了自然是不好 , 也许因为这次的晚归而被断绝以后出游的任何机会呢 。
心里一着急 , 手便加快了动作 , 浆划得快了 , “争渡”一词自然而形象 , 恰倒好处地写出了女词人当时的焦急心情与她动作的紧张模样 。
岂知 , 紧张中又来了惊喜 , 作者用“沉醉”“误入”已经告诉读者 , 溪亭这个地方的迷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