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炼字课堂实录( 六 )
作为古诗词,其语言本身就是有音响、节奏、旋律的,是抑扬顿挫的,是音乐性的 。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指出“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 。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感悟古诗词,还是要从“吟咏”开始 。
当然,就现阶段而言,我们不可能向学生灌输有关古诗词声律方面的知识 。
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用“吟咏”的方式来让古诗词呈现其特有的声律之美韵 。
就拿程颢的《春日偶成》来说吧 。
全诗的内容是这样的:“云淡风轻近午天,旁花随柳过前川 。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
”而全诗的主题是:通过描写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的愉悦心情,表达了对春天...
古诗文的语言之美展开全部 含英咀华 榴齿含香——谈古典诗词的语言美我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古代诗坛,群星灿烂,角立杰出,创作出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古代诗词,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古典诗词,深入挖掘深含其中的美学意韵,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
表现博大精深的思想,慷慨激昂、缠绵悱恻的情感,突兀峥嵘的高山峻岭,奔腾咆哮的江河湖海,乃至人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无不以语言作为载体的 。
因此,指导学生领悟古典诗词的语言美,是欣赏评析古典诗词的前提和基础 。
指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首先要让他们掌握古典诗词的形象美 。
我国古代的诗词,在对物象的描写上,已经达到了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境地,往往通过一两个词,就可以创造出非同寻常的物象 。
如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本来月亮升高,喜鹊在夜间偶尔飞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作者却以“别”和“惊”两个词,将两种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而且注入了无穷的情趣:明月似不忍离开枝头,树枝也依依不舍, 。
正当它们难舍难分之际,不小心却惊动了栖息于枝头的喜鹊 。
本来极平常的自然现象,再作者的笔下,却有着非自然的情趣 。
本来毫不相干的物象,作者却能有机的将其融为一体 。
古典诗词语言的形象美,还表现在对于色彩的描写上 。
古代的诗人,在色彩的选择、色彩的搭配、色彩的对比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
不仅是一些巨匠大家,即使是乳臭未干的三尺童子,对色彩的感悟也已达到了非常精妙的程度 。
如骆宾王孩提时所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学生闭上眼睛,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一弯清澈见底的池塘,几只浮云般的白鹅,仰天长鸣,在水中嬉戏、游玩、追逐,红色的鹅掌拨动着绿水,这样的描写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群鹅戏水图,且声、色、形俱佳 。
读这首诗,我们不能不对小小年纪就具备这样的感知能力表示惊叹 。
我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还表现在语言的凝练上 。
我国古典诗词的语言极为精练,内蕴丰富,言简意赅 。
为达到字字珠玑的境界,古代的诗人呕心沥血 。
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古人炼字的明证 。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诗人以寥寥的二十字,描绘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 。
在“千山”“万径”的寥廓空旷之中画一“蓑笠翁”,在“绝”“灭”的死寂冰冷之中着一“钓”字,使全诗境中有人,静中有动 。
全诗通过描绘老渔翁寒江冬钓图,向我们展示: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渔翁的生活是这样凄冷孤寂,老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标独傲 。
如果我们再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这首诗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在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败以后,其主要成员被一网打尽,永贞革新烟消云散,柳宗元也被从政治权利的中心抛了出来 。
在荒凉偏僻的南方,开始了漫长的流贬生涯 。
在柳州,他虽然得到了一个司马的虚衔,但既无官舍有无职责,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于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苦恼 。
因此,那个在寒冷寂静的环境里,不怕天寒地冻,不惧皑皑白雪,忘掉世间的一切,专心致志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清高孤傲,凛然不可侵犯的渔翁的形象,正是柳宗元孤标独傲、超然物外的形象的真实描绘 。
-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二)
- 不遵守课堂纪律检讨书怎么写?
- 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怎么写?
-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自我评价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怎么写?
-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格式怎么样?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格式怎么样?
- 体验式音乐教学课堂实践心得体会怎么写?
- 课堂表现自我评价怎么写?
- 最新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总结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