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受用一生的口才课·会沟通,塑造高情商》读后感摘抄( 三 )


在向人求助时 , 要真诚地去赞美对方乐于助人的一面 , 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欣赏和信任 , 对方会更愿意帮助你 。
二、劝人要先赞美他的长处 古语有言:“劝人不可指其过 , 须先美其长 。人喜则语言易入 , 怒则语言难入 , 怒胜私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如果想要劝解人 , 那么在说话之前 , 一定先赞美对方的长处 , 这样一来 , 勢必会减少对方的抵触情绪 , 从而更易于接受你的劝说 。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读书的时候 , 学习不好 , 非常顽劣 , 还曾被记了大过 , 是老师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学生 。他自己也自暴自弃 , 不看好未来的人生 。
后来 , 他班上新换了一名教授国文的老师 , 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 , 专门把他叫到办公室 , 说:“我教了50年的书 , 可以说是阅人无数 , 但我看到你的第一眼就知道你是个会成器的学生 。”
看到林青玄一脸的怀疑和不屑 , 国文老师接着说 , “但成器是有前提的 , 那就是你要懂得改正以前的坏毛病 , 努力去做正确的事情 , 如果不去改正 , 不勤奋努力 , 再好的天分也是白搭 。”
林清玄被老师的诚恳劝告打动 , 从此不再顽劣 , 发愤读书 , 认真写作 , 终成为一代名作家 。
劝解人 , 本质上是指出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 , 希望他改正 。要直接指出别人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 难免会让对方心里不舒服 。如果选择先赞美对方 , 通过赞美拉近和对方的关系 , 这样谈话的氛围更融治 , 对方也会更容易接受劝告 。
三、具体入微的赞美更深刻 我们都知道“世事洞明皆学问 , 人情练达即文章 。”无论是职场上还是生活中 , 我们要懂得察言观色 , 学会给予别人赞美 。
但是一定要牢记 , 泛泛而谈的赞美 , 并不会给被赞扬者留下任何的印记 。越是好的赞美 , 往往越具体入微 , 这样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 。
晓晴在读研时 , 有次为获得某项实验数据 , 一个人在实验室里待了一个晚上 。导师后来对她说:“我知道你很聪明 , 也很努力 , 但更让我佩服的是 , 你实实在在地在实验室里待了八个小时 , 认真记录第一手数据 , 而且一刻也没有休息 。做研究 , 就是需要你这种严谨的科学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