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100字( 八 )


2、如鲁迅的《伤逝》,鲁迅的观点是什么?男女主人公最后忏悔什么?文学“把一团既能够打动人又让人难以裁判和处置的文学形象,丢进思想观点的争辩中” 。
二、文学性与伦理难题
(一)什么是文学性
1、雅格布森
雅格布森提出,文学性是使得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如从“这个女孩子有点不好意思”到“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的变化 。雅格布森提出的文学性与其说是一种特性,不如说是一类问题:“一部文学作品,在剔除掉情节、主题这些“基本信息”之后,还剩下多少东西 。”
2、兰色姆
建立了一个等式:文学性等于文学作品的整体减去文学作品所包含的逻辑结构(基本信息) 。但不好操作,如顾城的《一代人》去掉逻辑结构便不剩什么 。
3、对兰色姆的修正
诗所包含的信息不是逻辑结构,最多只能算造房子搭起的脚手架而已,房子造好就可以拆掉 。事实性的信息只是附属的,诗或者说文学作品自有其形式的结构作为骨架 。作品的逻辑结构不终点,而是起点,文学批评要问“反映了……”之后的东西 。
4、修正之后的问题
叙述性作品传递的信息是重要的东西 。如《西游记》、《堂吉诃德》 。
(二)从文学性到伦理
文学批评能够通过小说促进道德的发展,创造一种新的现实境遇 。支持此说的:批评家特里林、哲学家理查德·罗蒂 。
三、形式分析的三层次
(一)区分美感与快感
从审美的角度分析文学,第一个层次就是把那些能够普遍引发文学美感的地方挑出来细细品味,看究竟美在哪里 。
(二)把握多个对象之间的关联来理解写作的妙处
如发现细节之间隐秘的呼应关系,描述作品的整体结构并评估其效果,点明一个作者富有特色的写法和意象,等等 。
(三)超出审美范畴,只能借助真与美的关系讨论
四、如何避免“两张皮”
(一)“两张皮”的弊端
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分而论之,会导致文学作品整体的割裂 。
(二)方法
1、向有经验的批评家学习,如苏珊·桑塔格,批评时将形式与内容合二为一 。
2、找一些短的作品或者是长篇作品中的某个段落练练笔 。
3、写长文时,找一些能够打通内容与形式的关键词,如母题、主题、叙事、意象、形象、想象、象征、寓言、隐喻/转喻 。
第五章 文学之为独创
本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怎么理解独创性,用什么概念来言说独创性?其二,怎么从文学创作与流行观念的矛盾关系来分析独创性?其三,如何将独创性研究与影响研究结合起来,使对作家独创性的评价与对文学传统的重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