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汽车上的笔记》读后感锦集

《长途汽车上的笔记》读后感锦集
文章图片

《长途汽车上的笔记》是一本由孙文波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1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长途汽车上的笔记》读后感(一):以打开的语调,回到自己内部非常稳定的心智中去 。
(来自《长途汽车上的笔记》新书活动嘉宾录音整理)
姜涛:先祝贺老孙的两部新作一部旧作接连出版,其实我觉得老孙这些年的状态一直很好,不是说最近几年才这样,一直保持一个比较高强度高质量的写作状态,而且所谓进入到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阶段,现在谈论像老孙这样年资比较深的一个作家,大家爱用晚期风格,其实我觉得老孙写作不是什么晚期风格,还是一个盛年的状态,也不是说你在盛年状态,正是一个有抱负的、创造力最饱满的时期,最成熟的时期,而且这么多年写作过程中,其实老孙有一个非常怎么讲,在不断的展开过程中非常稳定的语调,我特别喜欢语调,这个语调也是让人感觉很信赖,刚才他讲到,他很多诗虽然是叙事性的,但其实文学机制恰恰不是叙事,而是咏史、感怀、爱国 。
一个爱国诗人,所以这是非常迷人的东西,一般年轻人就不会有这样的调,所以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比较稳定的基础语调,所以老孙在自己的行当里面,我觉得现在也是挥洒,包括看《洞背笔记》的后期,老孙说这两年写作开始任性,是比较任意胡为,确实看这个旗子,这两年老孙是有点乱写,经常开头是没来由的意念或者词,就开始东拉西扯、天马行空展开,但其实虽然是任性乱写,感觉不乱,其实不乱 。内部的结构是非常整式的,包括刚才我说的语调在,那个语调是能打开,比如说谈社会、谈历史、谈自然、谈山水,但又能回来,回到自己内部非常稳定的心智中去,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难得的状态 。可能不是说通过写作那种简单磨练出来的,是一个诗人的阅历和对诗歌这个行当的内在理解 。
刚才老孙讲到,我们前两年评论组织过一个专辑,好像主要是讨论《长途汽车上的笔记》,我觉得那个专题中一航的一篇长文写得非常好、非常精彩,那篇长文我觉得一航提出了一个说法,我比较认同,他说他看到了老孙《长途汽车上的笔记》中的一种旁观者的视角,而且这种视角在当代诗歌当中是非常常见的,其实不仅读老孙的诗,包括1989年之后很多诗人的诗,包括自己作品里面都是一个旁观者的旅行者的视角,而且这个视角还不完全是一个诗学意义上的视角,还是跟当代诗人所谓社会生活局外人,与社会位置有关,因为我们都在外面,我们对生活只是保持一个旁观的评论的过客的姿态,你很难介入进去,所以这是一个很经典的现代诗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