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读后感100字( 六 )


② 即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他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是享有主权的共同体,参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 :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6 页 。
③ 有论者指出作者把英国人这一概念形成的时间界定的过晚,苏格兰和英格兰能够合并除了政治上的考量之外还有 上层知识分子的推动,民族主义的思想也已经在某些地区初具苗头 。参见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Apr., 1993, Vol. 108, No. 427 (Apr., 1993), pp. 403-405
④ 在女性这一篇中有论者认为作者对乔安娜公爵夫人形象的解读有偏差,且在当时的情况下女不会有作者做说的如 此强烈的自我解放的愿望 。参见: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Feb., 1993, Vol. 98, No. 1 (Feb., 1993), pp. 119121
⑤ 王明珂:《华夏边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第 41 页 。
⑥ 琳达·科利:《英国人:国家的形成 1707-1837》,周玉鹏,刘耀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年,第 241 页 。
⑦ 琳达·科利:《英国人:国家的形成 1707-1837》,第 208 页
《英国人》读后感(三):张子恺评《英国人》:民族国家还是国家民族?
《英国人》一书的持久魅力在于,它揭示了“英国性”之形成的过程与特质,自1992年至2009年,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无论英国还是世界都经历了种种始料未及而又耐人寻味的变迁,而无论在某个时间节点还是在某个特定地区,形塑英国性的那些重要特质,都在以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地持续介入到现实发展之中,从而使“英国性”(Britishness)这个词在名词之外又多了一种动感的词性 。“英国”的诞生:当历史的光照进现实在近年英国的政治话语中,“公投”(referendum)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就是否脱离英国举行公投,2016年6月23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进行公投,两者相距不过21个月,英国史上距离最近的公投还是在1975年——时任首相哈罗德·威尔逊(Harold Wilson)就是否留在欧共体提请公投 。一向以谨慎稳健著称的英国,竟在短期内如此密集地将重大国是付诸公投,考虑到悠久的代议制传统,公投本身是否具有最高效力尚待裁决 。然而,单纯以“remain or leave”二选一的方式决定去留,不仅遮蔽了英国人对局势的复杂多元的关切诉求,同时也开启了2016年西方主要国家逆全球化的转向,我们不禁又想起那熟悉的拷问:英国将往何处去?
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莫过于梳理现代英国的成长历程,琳达·科利(Linda Colley)的《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Britons: Forging the Nation 1707-1837,中译本由周玉鹏、刘耀辉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5月出版)为我们重返历史现场提供了新颖独特的视角 。作者通过本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大不列颠如何凝聚成一个更加统一的国家,由此形成的“英国性”(Britishness)日后的发展方向何在?为了回答上述宏观主题,科利并未采用同样宏大的叙事模式,而是将其分解为一系列更具体、也更坚实的事件与进程,诸如新教信仰、帝国扩张、北美独立、王室统治、女权发展、天主教解放乃至议会改革等等 。1707年,苏格兰通过《联合法案》实现了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的合并,从此“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在法理上成为一个整体,本书的时间下限设在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之时 。之所以对论述时段作此界定,科利女士在第一版序言中解释了她的两个关切:首先要揭示在英国面临重大威胁时,那些支持现有秩序并效忠祖国的人的身份认同、行为和思想是什么?其次,作为这个时期的结果,英国国家身份感具有怎样的力量、适应性乃至弱点?显而易见,这两个问题相互紧密关联,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国性”的特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