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帝国》读后感1000字( 二 )


而黄老师的这本书,把现代自由体诗歌写作,分成一道道小小的训练题,完成了这些训练,想成为大诗人尚需努力,但路已经告诉你了,而且这路还比较好走,照着走,诗歌写作的基本技巧就大致掌握了,剩下的就是坚持不间断地写写写了 。你看跳舞的,台上一个动作,台下需要练多少年啊,诗歌写作也是这样 。
在黄老师的这本书,首先指出了诗歌的核心是意象,接着告诉我们怎么用意象进行诗歌写作,这是抓住最核心的内容帮我们进行写作的突破,就像在一场战争中把敌人的要害直接告诉我们,然后又把突破敌人要害的方法直白指出啊 。
用客观意象写诗的方法,黄老师说的是“描述客观意象,然后给它们‘染色’“,这的确是很多著名诗歌的写作方法,黄老师不指出,一般人认识不到;黄老师指出了,我带着学生照做,一下子就都学会了,真的特别简单易操作,我的学生们都很快写出了不错的诗 。
黄老师介绍的用主观意象写作的方法,也特别简单易操作,学生们都很快上手 。
黄老师这本书里说的最多的诗歌写作技巧是错搭,什么是错搭,其实就是突破语言常规,例如绿色的铃声,山谷的耳朵,大海的邮戳等等,这其实是教我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实现诗歌语言不落俗套、意蕴悠远、耐琢磨,也就是告诉我们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 。
因此,黄老师的这本书,一方面是诗歌写作教学书,其实也是诗歌鉴赏的指导书 。不想学写作的亲们,也可以看看这本书,看完了你就能分辨什么诗是好诗了 。
黄老师的这本书写得太好了,从此,我是黄老师的铁杆粉 。不知道黄老师还有没有别的写作教学书,很想收集齐全啊 。
《意象的帝国》读后感(三):文学的夏天
长桌上的投影仪将一小部分光打在了黄梵半个身子上,白色幕布边缘出现了半个站立着的黑黑人影,而黄梵的身上则留下一长长的分界线……
2021年7月3日晚上6点半,在南京先锋书店诗人之家,黄梵左手拿着话筒,站在书店会客厅长桌的一端,摆在长桌上的投影仪,将另一部分光打在他身后的幕布上,投射出“十堂写作课(黄梵第五期写作课程)”这14个字,新一期写作课正式开课 。
从2017年开始,诗人、小说家,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黄梵利用暑期周末,在校外开设创意写作课,尝试给一群年龄跨度几十岁,来自不同职业、阶层的文学门外汉讲授文学观念和写作方法 。4年下来,近百名学员,有近30人在专业文学期刊上发表了作品,有的学员还成了文坛新星 。
开课前几天,非常注重细节的黄梵提前查看场地布置,提出了前几期写作课就有的扰人“分界线”,他希望能像学校教室那样把投影仪装在屋顶,但工作人员努力了半天,无能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