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帝国》读后感1000字( 五 )
“正是诗歌,让我超脱出那样辛苦的环境,所以也就觉得工作不那么苦了 。”车延儒在其中一首诗里写道:
黄梵被车延儒一篇又一篇的诗歌作业深深打动 。“对我来说是开了眼界,让我意识到这样一个工人阶层的年轻人,他怎样去看待他的生活,怎样去感知生活 。”黄梵说,他从诗歌里看到了在大城市里,一个异乡年轻人的孤独、苦闷、单调,更读到了文学诗歌给他带来的生活信心与支撑力 。
黄梵一直相信,这群文学门外汉缺的也许是正确的文学观念与一定的写作技巧,最不缺的是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带给他们不同的生命体验,而承载这种体验,书写各自身上的“分界线”,“只有文学才能给得到 。”黄梵说 。
与夏天一同结束的还有写作课 。
写作课开始于南京潮湿闷热的梅雨盛夏,每周一堂,每堂2个多小时,在大学里从不拖堂的黄梵,几乎每节课都会拖上半个多小时,他想多讲一些,想面对面再多改一些学生作业,但总有遗憾 。
“在美国这样的写作课可能需要两年左右,我的10堂课其实非常少 。”如何延续这样的课堂,如何让学员们多写多练?在黄梵的建议下,2019年一个由往期学员创办的“十八号文学社”诞生了 。
“写作课结束了,写作开始了!”文学社负责人,也是写作课第二期学员的包书海,这两年都会出现在最后一节写作课上,向新学员介绍这个文学社 。
这个因开课日期而得名的文学社,包书海最早是一个月组织一次活动,“就是找个茶社或者咖啡馆讨论文学,但后来发现大家谈的不着边际 。”包书海意识到最好要有一个主题,于是在公号上创办了一份属于文学社的电子期刊 。
期刊分为诗歌、散文、小说三大板块,每个月20号前截稿,他再和其他学员花上一周的时间审核、筛选、编辑 。“编辑和作者都不拿报酬,非常纯粹 。”包书海说,后来无论在线上还是下线交流,社员们会围绕着期刊作品谈创作感受和阅读体会 。
黄梵在文学社发刊词中写道:“他们这样从心灵出发,即从一个人内心跳出的文字,企图在另一个心灵中再生 。我坚信,不止他们需要文学,文学也需要他们,一些作家定会从十八号文学社脱颖而出 。”
期刊的主编赵汗青现在就成为了青年作家和诗人,这两天他刚刚收到被誉为“作家的摇篮,文学的殿堂”的鲁迅文学院录取通知书,作为南京一所高校教授电影学的老师,赵汗青当初报名上课是为了寻找小说的写作方法 。
“不过前4节课其实没找到‘方法’ 。”赵汗青坦言自己并不得要领,但是随着课程推进,他慢慢发现自己沉浸到了诗歌的世界里,发现了诗歌与电影的精妙结合 。”课程还没结束,他就兴奋地跑到黄梵跟前说,“老师,我这辈子都要写诗了!”
- 《博弈》经典读后感有感
-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精选
- 天香经典读后感有感
- 官场小小说:《上席》
- 《隐形创伤》读后感精选
- 《素履之往》读后感100字
- 同一与差异经典读后感有感
- 《Android进阶指北》读后感锦集
- 《留德十年》读后感摘抄
- 钟放诗选读后感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