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的古诗词 哲思2.0与哲思的区别( 三 )


我还醉心于写诗 , 写日记 , 积累感受 。
现在 看来 , 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 , 它们使我的精神趋向发生了一个大转 变 , 不再以知识为最高目标 , 而是更加珍视生活本身 , 珍视人生的体悟 。
这一点认识 , 对于 我后来的哲学追求是重要的 。
我上北大正值青春期 , 一个人在青春期读些什么书可不是件小事 , 书籍、友谊、自然环境三 者构成了心灵发育的特殊氛围 , 其影响毕生不可磨灭 。
幸运的是 , 我在这三方面遭遇俱佳 ,  卓越的外国文学名著、才华横溢的挚友和优美的燕园风光陪伴着我 , 启迪了我的求真爱美之 心 , 使我愈发厌弃空洞丑陋的哲学教条 。
如果说我学了这么多年哲学而仍未被哲学败坏 , 则 应当感谢文学 。
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
文学与人生有不解之缘 , 看重人的命运、个 性和主观心境 , 我就在哲学中寻找类似的东西 。
最早使我领悟哲学之真谛的书是古希腊哲学 家的一本著作残篇集 , 赫拉克利特的"我寻找过自己" , 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的"未经首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 犹如抽象概念迷雾中耸立的三座灯塔 , 照亮 了久被遮蔽的哲学古老航道 。
我还偏爱具有怀疑论倾向的哲学家 , 例如笛卡儿、休谟 , 因为 他们教我对一切貌似客观的绝对真理体系怀着戒心 。
可惜的是 , 哲学家们在批判早于自己的 哲学体系时往往充满怀疑精神 , 一旦构筑自己的体系却又容易陷入独断论 。
相比之下 , 文学 艺术作品就更能保持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放性 , 并不孜孜于给宇宙和人生之谜一个终极答 案 。
长期的文化禁锢使得我这个哲学系学生竟也无缘读到尼采或其他现代西方人的著作 。
上学时  , 只偶尔翻看过萧赣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因为是用文言翻译 , 译文艰涩 , 未留下 深刻印象 。
直到大学毕业以后很久 , 才有机会系统阅读尼采的作品 。
我的确感觉到一种发现 的喜悦 , 因为我对人生的思考、对诗的爱好以及对学院哲学的怀疑都在其中找到了呼应 。
一 时兴发 , 我搞起了尼采作品的翻译和研究 , 而今已三年有余 。
现在 , 我正准备同尼采告别 。
读书犹如交友 , 再情投意合的朋友 , 在一块耽得太久也会腻味的 。
书是人生的益友 , 但也仅 止于此 , 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 。
在这路途上 , 人与书之间会有邂逅 , 离散 , 重逢 , 诀别 , 眷 恋 , 反目 , 共鸣 , 误解 , 其关系之微妙 , 不亚于人与人之间 , 给人生添上了如许情趣 。
也许 有的人对一本书或一位作家一见倾心 , 爱之弥笃 , 乃至白头偕老 。
我在读书上却没有如此坚 贞专一的爱情 。
倘若临终时刻到来 , 我相信使我含恨难舍的不仅有亲朋好友 , 还一定有若干 册知己好书 。
但尽管如此 , 我仍不愿同我所喜爱的任何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厮守太久 , 受染太 深 , 丧失了我自己对书对人的影响力 。
平淡的境界 周国平 一 很想写好的散文 , 一篇篇写 , 有一天突然发现竟积了厚厚一摞 。
这样过日子 , 倒是很惬意的。
至于散文怎么算好 , 想来想去 , 还是归于"平淡"二字 。
以平淡为散文的极境 , 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的见解 。
苏东坡早就说过"寄至味于淡泊"一 类 的话 。
今人...
有哲理的诗句古代哲理诗:人生哲理诗句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6.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