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社群》读后感100字( 八 )


作为从事翻译工作多年的译者 , 我认为“信达雅”俱备的完美翻译是很难实现的 。我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几处难以克服的困难 , 只能选取一些勉强可以接受的译法 。有时我用译者注解释了为何会选取某些似有争议的译法 , 比如“liminal animals”(边缘动物)、“political agency”(政治能动性) 。还有一个需要解释的词是“the wild/wilderness”(荒野) , 这个译法是有问题的 。按理说 , 我们不能因为某个区域没被人类改造 , 就说它是“荒”的 , 例如生命力繁盛的热带雨林和珊瑚礁就不能被称为“荒”野 。但是考虑到其他备选词也存在各自的问题 , 我仍采用了“荒野”这个最常见译法 。在中文写作中 , 我们可以尽量少用“荒野”一词 , 我建议用更加中性的“自然”来替代它 。
另一个有争议的地方是用来指代动物的第三人称“they/them” , 本书迫于出版规范 , 将其译为了“它们”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 , 在第三人称单数的情形中 , 唐纳森和金里卡很少用“it”指代动物个体 , 而每当提及性别明确的动物个体时 , 作者都会用“she/her”或“he/him”指代动物 。作者之所以避免用“it” , 是为了表现对动物的尊重 , 将动物个体与无感受的物体区分开 。而中文里的“它” , 即可以指涉动物 , 也可以指涉无感受物 , 因此具有物化动物的嫌疑 。在古代汉语中 , “他”曾被用来指代一切事物 , 这个代词并不对男人与女人、人类与非人进行区分 。西学东渐后 , 由于多种西方语言中对第三人称单数的区分给翻译带来了困难 , 所以接受西学思想的人开始提倡对汉语中的第三人称进行区分 。新文化运动初期 , 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提倡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 以便翻译英语中的“she” 。他在编撰《标准国音中小字典》时 , 明确地用“她”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 用“它”指代人以外的动物和无感受物 。在今天看来 , 这是一个糟糕的解决方案 , 它在解决了一个不起眼的翻译问题的同时 , 带来了两个严重的问题 。第一 , 因为在单数情形中区分了“他/她” , 所以当我们继续用复数“他们”来指代某个男女混合的群体时 , 就有了强调男性支配地位的嫌疑 , 而英文中的“they”就没有这个问题 。第二 , 这个解决方案细致地区分了男人与女人、人类与非人 , 却将动物和无感受物归为一类 , 这就使“它”这个字具有了物化动物的嫌疑 。[4]本书迫于出版规范 , 将“they”译为了“它们” , 此举实属无奈 。我们在中文写作中 , 最好不要用“它/它们”来指代动物 。我们可以考虑用“他/他们”指代动物 , 尽力恢复原来古汉语中“他”字的用法 。也可以考虑用“牠/牠们”来指代动物 。另外 , 我们还可以像唐纳森和金里卡那样 , 在确定动物个体性别的情况下 , 用“她/他”来指代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