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新技术时代与电影工业美学( 七 )


冯:它整体上扩大了人们的创作维度,把以前所谓的电影美学的这种升级了 。先不假设说超级英雄是一种电影美学,先假设其是一种单纯的思想表达,有了新的技术至少你可以表达更多的思想 。
陈:电影美学教材现在讲的还是那些基本的拍摄技巧,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数字技术带来电影审美的新变化,如对外太空的表现力,对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想象事物,对肉眼识别不出来的那些微妙细节等等,这些似乎也是电影工业美学需要思考的范畴 。
冯:例如《超脑》,它其实是个文艺片 。抱着对超级英雄片的期待去看的话就很失望,但是它的表达其实很深刻——展望了人类的历史和未来,如果没有这些新时代电影工业上的加持都不可能有这个体现 。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升级,工业上这个环节的成本越来越低,于是让普通的导演和普通的表达者去实现这些东西会非常的简单 。就像抖音,十年前你很难想象视频的编辑会如此简单,可以添加各种效果 。对电影来说未来导演也可以借由动态预览,通过一个比较高级的软件,把自己需要的东西、镜头……无非是选什么样的机器和镜头、景别,可能未来你用鼠标划一个运行轨迹上就可以实现,然后在数字资产很完备的情况下,比如说我需要北京天安门为背景这种较难实地取景的拍摄要求……对于未来的导演而言,可能用手机里的软件就可以实现了 。现在肯定还没实现呢 。那从电影美学来讲,对有美学基因的导演来讲就会有更多电影美学表达的可能,这就是电影工业为美学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
陈:也就是说新技术带来的认知魅力也形成了一种美,这种认知不一定是自然条件下人们肉眼能看见的,新技术带来的认知的美感是前所未有的 。就像看科幻大片儿一样,现实中你是永远也看不见的,这种美只有在电影中才能呈现 。
冯:早期的《星球大战》《哈利波特》《魔戒》令很多人痴迷,都是因为有这种魅力存在 。《魔戒》的整个神话体系是托尔金创造出来的,最早来源于“龙与地下城”体系,从中世纪开始人们就在幻想,但真正能把它呈现出来还是依靠电影工业 。包括《环太平洋》,即使它剧情很差,中国的粉丝却依然痴迷,这是来源于对机甲、高达的热爱,第一次看到这些东西呈现在眼前是有震撼力的 。《变形金刚》也是一样的 。
陈:现在,我觉得最令人期待的是能把敦煌飞天、山海经等故事通过电影新技术呈现出来 。
冯:中国电影美学不够完整就是因为目前的技术能力还不够强大 。美国的哥斯拉、金刚……在中国的山海经面前差太远,如果有一套合理的电影观,完全可以把他们做成巨兽一类的奇观,这都是电影工业不够发达所造成的美学的缺失 。工业如果发达的话都是可以实现的,无非是你呈现出来的东西是否符合观众的想象,如果不满意也可以再升级啊 。最开始的哥斯拉也只是人披着塑胶而已,现在已经可以做成这种级别的,它就是来源于一个数字资产,这个资产可以不断的优化,不断的添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