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16篇( 八 )


当然王XX对班主任老师的不满有老师主观臆断的职责需要进一步与老师沟通、澄清而采取消极的敌对方式只能更深地强化老师对他的"偏见"更充分地证明了他的"不好"反而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
至于与父母的关系就应说小王之所以对父母话少其一是因为他目前的状况并不理想学习、人际都存在问题肯定父母批评、指责谁喜欢总听"坏话"呢?其二仍然要追述其成长经历大班前父母的处世教育与大班后"自我拼搏"的结果几乎相悖 。只有孩子认同父母觉得父母是对的才会听话;而也只有父母理解了孩子才能真正提出可行的推荐 。而他们之间却缺乏这种"沟通"孩子认为父母只会批评自己并不能给自己"保护"父母则认为孩子不懂事总出状况 。
3.学习适应性:
虽然学习退步了但其有学习基础只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 。除了以上的行为与人际协调外主要是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干预 。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将情绪与学知识分开以及给予相应的注意力训练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 。一般年龄越小课堂学习越依靠于对老师的好恶喜欢这个老师可能会很专心地听课尽可能去表现良好让老师喜欢他;反之则可能不屑一顾甚至"恶作剧" 。因此务必在认知上明确来校园的目的在行为上给予用心的推荐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
综上所述能够看到:攻击性行为、人际问题、学习问题等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紧密关系都有着共同的成长经历等背景 。
四、咨询过程 平均1.5小时/次
第一次
目的:1.了解基本状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确定主要问题;4.探寻改变意愿;5.进行咨询分析 。
方法:晤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状况;
2.儿童做CBCL及CPQ测验同时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3.确定咨询主题;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5.将测验结果反馈父母及孩子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父母与孩子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
6.留相应咨询作业: 1"再现"事件:父母与孩子重新讨论"老师冤枉"事件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样想想怎样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能够顺势引导如何更好 。
2父母有必要与老师去谈一次让老师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并澄清孩子的"委屈";
3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 。
第二次
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2.突破"攻击性"应对策略 。
方法:晤谈、仿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