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英雄谁敌手经典读后感有感( 七 )


再看看《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区别于正史) 。作为作者要大力颂扬的完人,除掉魏延这个“反贼”的任务自然是在孔明身上 。但是罗贯中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处理却成为诸葛亮一生最受人诟病的污点 。初期,魏延有功被罚;中期,对其有功不赏;后期,被诬犯主;未了,被逼“造反”不成,反丢性命 。而这一切都源于他脑后有“反骨” 。平心而论,即使是没有反骨的人遭魏延在孔明处的际遇,怕是也要萌生反心——也就是说,魏延的反骨,其实是出于孔明的“栽培” 。更讽刺的是,最后居然是诸葛亮安排的“胜者”杨仪口中说出了:“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结果同样引来了杀身之祸 。(第一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魏延生前就和杨仪水火不容,诸葛亮设计借杨仪之手解决了魏延,却又在死后遗命里同样打压了杨仪 。杨仪魏延二人之死固然都有咎由自取的成分,但毕竟也甚为可惜,因为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蜀汉国小,人才较之魏、吴要少得多,诸葛亮生前用人不当,又不能协调好部属的关系,死后导致蜀汉政权的这场内讧,这对人才资源匮乏的蜀汉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势必加快蜀汉的衰落趋势 。另外,我们仔细分析《三国演义》“斩魏延”一案,不妨大胆猜测魏杨二人很有可能是诸葛亮临终前就算计好的两个“垫背”,失去了利用价值之后直接假他人之手消灭掉,这种阴狠实在让人感觉可怕 。如果这么看,相比较与奸雄曹操“唯才是举”,手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的气势,诸葛亮的人品和用人能力上都输了不止一点 。
典型人物塑造的审美尴尬
除了魏延和诸葛亮这对最明显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之外,《三国演义》里面诸如此类的人物塑造审美尴尬还有很多 。常有批评论者指出三国人物性格平面化缺少发展,例如张飞出场的时候是猛张飞,直到被属下刺杀身亡的时候还是给人不变的映像;诸葛孔明还是那么料事如神,就算是“失街亭”,读者也往往会觉得责任大多在马谡身上,因为他没有听孔明的话,诸如此类 。与同时期的另一部名著《水浒传》对比,后者在描绘人物性格变化发展上则为人们所叹服,更体现了《三国》人物的缺陷 。
但是仔细分析,同样是一群有血有肉,具有着优缺点和丰满性格特征的人物,《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为什么具有着如此明显的审美尴尬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分析:
一、作者的立意以及创作意图是产生矛盾和尴尬的主要原因 。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其立意之一在于“扬刘抑曹”,视刘备的蜀汉为正统、曹魏为篡逆,时时不忘突出刘备乃至刘禅的正统地位,而对权倾朝野的曹操和代汉自立的曹丕二帝极力贬抑 。由于有了立意和创作意图上褒扬蜀汉、贬抑曹魏、孙吴作陪衬这样的主观故意,作者在描写战争场景、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事件发展的过程中,便始终贯彻了既定的思路和主题,处处表现出浓郁的主观色彩 。然而《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不同于《水浒传》可以给作者大量的发挥空间,三国的历史限制了罗贯中,往往使他陷入一种两难的境界 。这种进退失据的典型还是要数魏延一案了,因为正史记载的魏延除了性格上的缺陷之外应该说是一个有勇有谋,忠心耿耿的猛将,可是由于诸葛亮用人上的失误导致了魏延“晚节不保”,命丧自己人之手 。为了掩饰诸葛亮这一过失,作者不得不做出大量工作:丑化魏延的作战能力,又竭力体现他的难以驯服,常有不平之意,最后在其脑子上加了块反骨,让其不得翻身 。然而“谎言往往会有破绽”,更何况是如此大的谎言,因此这些描写根本禁不起仔细推敲,漏洞百出,也成为了小说的一大硬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