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附录古诗词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中附录里的古诗( 十 )


题咏黄鹤楼的作品很多 , 但举世公认崔颢的《黄鹤楼》堪称绝唱 , 连大诗人李白也因“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 , 那么 , 崔颢《黄鹤楼》诗究竟好在何处呢?这涉及对黄鹤楼本质特征的把握 。因为就得江山形胜而言 , 黄鹤楼的俯瞰江汉 , 与滕王阁的前临赣江和岳阳楼的下临洞庭 , 三者难分优劣;就构筑形制而言 , 也是各有千秋 , 在伯仲之间 。设若从这些方面落墨 , 既使有生花妙笔 , 充其量只能仿佛其状貌 。崔颢《黄鹤楼》诗高明之处在于:它根本舍弃了黄鹤楼位置、形制等这些外在特征 , 而紧紧围绕它的得名这一根本要素大做文章 。而就得名论 , 黄鹤楼与神奇传说相联系正是它魅力之所在 , 为岳阳楼、滕王阁所难于匹敌 。诗的前两联写身在黄鹤楼下仰观寥廓天宇所见所感 。当诗人第一眼看到黄鹤楼时 , 无穷的遐想中最突出的印象是昔人于此升飞的故事 。那位“昔人”本来也是凡夫俗子 , 由于学仙得道 , 羽化登入仙境 。后来他乘黄鹤重游旧地 , 黄鹤楼应当记得他的仙风道骨 。那黄鹤自然也是得道的仙鹤了 , 自那次飞过眼前这一片天空后 , 再上 , 还是属于人间 。面对白云 , 诗人意识到宇宙中时间的永恒和人生的短促 。虽然没有发生一连串《天问》式的感慨 , 但读者已感觉到诗人心潮的起伏 , 领悟到诗人借助“黄鹤”、“白云 ,  , 等意象所传达出的关于宇宙、人生真谛的思考 。前四句诗好就好在它是因黄鹤楼而触发的 , 不能移于别处 。它是自然而成 , 如冲口而出一般 , 丝毫没有斧凿的痕迹 。它是形象化的 , 并没有将思想和盘托出 , 却能让人低回思索于无穷 。这样写 , 虽然没有具体描绘黄鹤楼的形态 , 却成功地展示了它的精神风貌 。
诗的后四句转换角度 , 写登上黄鹤楼俯视江汉所见所感 。诗人居高临下 , 如从天上观察人寰一般 , 油然而生超然物外之慨 , 这感慨也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展开 。与寥廓的宇宙空间相比 , 人世间的距离感应该是微不足道的 , 晴日下 , 辽阔的江汉平原上景物历历在目;鹦鹉洲芳草萋萋更在眉睫之前 , 但我的乡关却很遥远 , 非目力可及 。人一生的活动范围实在太有限 , 与仙人相比 , 真像翱翔蓬蒿之间的小雀与展翅九万里的大鹏鸟一样悬殊 。至于从时间角度言 , 人的寿命以岁月计 , 积日成月 , 积月成岁 , 转眼之间便是百年 , 一个人的一生就过完了 , 比起“以五百岁为春 , 五百岁为秋”的冥灵来 , 已经短得可怜;比起“天上方七日 , 世上几千年”的神仙来 , 更不可同日而语 。在人世这个空间和人生这段时间的座标系上 , 此时此地的我处在什么位置?当此一日将暮、江上烟波泛起之际 , 身在黄鹤楼上的“我”真说不清楚 。可见诗人之“愁”有丰富的内涵 , 不是单单为了乡愁 。后四句中 , 写景比较突出 , 但都是信手拈来的眼前景 , 作者并非着意刻画;特别是当这些景语融入诗人深沉的感慨后 , 它们作为景物的特征更趋淡化 。推知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之语 , 很大程度上为此而发 。
前人推许此诗 , 有人说它“鹏飞象行 , 惊人以远大”(王夫之语) , 有人说它“意得象先 , 神行语外 , 纵笔写去 , 遂擅千古之奇”(沈德潜语) , 都是着眼于此诗意境的开阔和运笔的飘逸 , 这正是此诗艺术魅力之所在 。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 ,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 孤鹏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 萧萧班马鸣 。
赏析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 , 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 , 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
首联点出告别的地点 。诗人和友人并肩缓辔来到城外 , 举首远望 , 只见一抹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 , 一湾清澄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 。这是写景 , 但景中含情 。那抹淡远的青山可望而不可及 , 引出一缕怅惘之意 , 暗透出诗人对眼前离别的无可奈何;而那湾绕城的流水似乎又象征着绵绵离情 , 潺潺不绝 。这一联“青山”对“白水” , “北郭”对“东城” , 对得很工整 , 而且“青”“白”相映 , 使整个画面色彩清丽 。“横”字写青山的静 , “绕”字写白水的动 , 也相当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