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附录古诗词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中附录里的古诗( 八 )


点评

点评: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 , 风格清新 , 属对工整 , 格律谐和 , 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 。王尧衢曰:此诗格调最清 , 宜取以压卷 。视此 , 则律中起承转合了然矣 。(古唐诗合解)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 遥隔楚云端 。
乡泪客中尽 , 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 平海夕漫漫 。
评析】: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 。以兴开首 , 借鸿雁南飞 , 引起客居思归之情 。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 , 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 , 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 。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 , 有意归隐 , 但又想求官做事 , 以展鸿图 。这种矛盾 , 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
《望洞庭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 ,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 徒有羡鱼情 。
【诗歌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 , 也是著名的诗人 , 官至中书令 , 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 , 实现自己的理想 , 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 , 就含有这层意思 。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 , 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 , 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 , 景象是阔大的 。“涵” , 有包含的意思 。“虚” , 指高空 。高空为水所包含 , 即天倒映在水里 。“太清”指天空 。“浑太清”即水天相接 。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 , 远眺湖面的景色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 , 但目光又由远而近 , 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 , 吞没了云、梦二泽 , “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 , 据说云泽在江北 , 梦泽在江南 , 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撼” , 摇动(动词 , 生动形象) 。“岳阳城” , 在洞庭湖东北岸 , 即今湖南岳阳市 。西南风起时 , 波涛奔腾 , 涌向东北岸 , 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 , 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 , 波澜动远空” 。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 , 微风吹起层层波澜 , 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 。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 , 自己意欲横渡 , 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 , 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 , 但没有人推荐 , 也只好在家闲居 , 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 。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济” , 渡的意思 。“楫” , 船上的桨 , 这里也是借指船 。“端居” , 闲居;“圣明” , 圣明之时 , 这里指太平时代 。最后两句 , 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 , 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 。古代俗语说 , “临河而羡鱼 , 不如归家织网 。”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 , 只怕没有人引荐 , 所以这里说“徒有” 。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
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 。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 , 孟浩然西游长安 , 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 , 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 , 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 , 才写得那样委婉 , 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
秋水盛涨 , 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 , 和岸上几乎平接 。远远望去 , 水天一色 , 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 。开头两句 , 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 , 汪洋浩阔 , 与天相接 , 润泽着千花万树 , 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