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斋诗话|姜斋诗话原文及翻译( 四 )


《乐记》云:“凡音之起,从人心生也 。”固当以穆耳协心为音律之准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不可恃为典要 。“昔闻洞庭水”,“闻”、“庭”二字俱平,正尔振起 。若“今上岳阳楼”易第三字为平声,云“今上巴陵楼”,则语蹇而戾于听矣 。“八月湖水平”,“月”、“水”二字皆仄,自可;若“涵虚混太清”易作“混虚涵太清”,为泥声土鼓而已 。又如“太清上初日”,音律自可;若云“太清初上日”,以求合于粘,则情文索然,不复能成佳句 。又如杨用修警句云:“谁起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烽烟?”若谓“安”字失粘,更云“谁起东山谢太传”,拖沓便不成响 。足见凡言法者,皆非法也 。释氏有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艺文家知此,思过半矣 。
作诗亦须识字 。如思、应、教、令、吹、烧之类,有平仄二声,音别则义亦异 。若粘与押韵,于此鹘突,则荒谬止堪嗤笑 。唐人不寻出处,不夸字学,而犯此者百无一二 。宋人以博核见长,偏于此多误 。
杜陵以酂侯“酂”字作“才何切”,平声粘,缘《史》、《汉》注自有两说,非不识字也 。至廉颇音“婆”,相如音“湘”,则考据精切矣 。苏子瞻不知《轩辕弥明诗序》“长头高结”,“结”字作“洁”音,稚子之所耻为,而孟浪若此!近见有和人韵者,以“葑菲”字音押,虽不足道,亦可为不学人永鉴 。
唯孟浩然“气蒸云梦泽”,不知“云土梦作乂”,“梦”本音蒙 。
“青阳逼岁除”不知“日月其除”,“除”本音住 。浩然山人之雄长,时有秀句;而轻飘短味,不得与高、岑、王、储齿 。近世文征仲轻秀与相颉颃,而思致密赡,骎骎欲度其前 。’
王子敬作一笔草书,遂欲跨右军而上 。字各有形埒,不相因仍,尚以一笔为妙境,何况诗文本相承递耶?一时、一事、一意,约之止一两句;长言永叹,以写缠绵悱恻之情,诗本教也 。《十九首》及“上山采蘼芜”等篇,止以一笔入圣证 。自潘岳以凌杂之心,作芜乱之调,而后元声几熄 。唐以后百思特网间有能此者,多得之绝句耳 。一意中但取一句,“松下问童子”是已 。如“怪来妆阁闭”,又止半句,愈入化境 。近世郭奎“多病文园渴未消”一绝,仿佛得之 。刘伯温、杨用修、汤易仍、徐文长有纯净者,亦无歇笔 。至若晚唐饾凑,宋人支离,俱令生气顿绝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医家名为关格,死不治 。
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古人绝唱句多景语,如“高台多悲风”、“蝴蝶飞南园”、“池塘生春草”、“亭皋木叶下”、“芙蓉露下落”,皆是也,而情寓其中矣 。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 。谢太传于《毛诗》取“訏谟定命,远猷辰告”,以此八句如一串珠,将大臣经营国事之心曲,写出次第,故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同一达情之妙 。
有大景,有小景,有大景中小景 。“柳叶开时任好风”、“花覆千官淑景移”及“风正一帆悬”、“青霭入看无”,皆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张皇使大,反令落拓不亲 。宋人所喜,偏在此而不在彼 。近唯文征仲《斋宿》等诗,能解此妙 。
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之类是也 。此又与“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更进一格,益使风力遒上 。
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 。若但于句求巧,则性情先为外荡,生意索然矣 。“松陵体”永堕小乘者,以无句不巧也 。然皮、陆二子,差有兴会,犹堪讽咏 。
若韩退之以险韵、奇字、古句、方言矜其饾辏之巧,巧诚巧矣,而于心情兴会,一无所涉,适可为酒令而已 。黄鲁直、米元章益堕此障中 。近则王谑庵承其下游,不恤才情,别寻蹊径,良可惜也 。对偶有极巧者,亦是偶然凑手,如“金吾”、“玉漏”、“寻常”、“七十”之类,初不以此碍于理趣,求巧则适足取笑而已 。贾岛诗:“高人烧药罢,下马此林间 。”以“下马”对“高人”,噫!
是何言与!
一解弈者,以诲人弈为游资 。后遇一高手,与对弈,至十数子,辄揶揄之曰:“此教师棋耳!”诗文立门庭,使人学己,人一学即似者,自诩为“大家”,为“才子”,亦艺苑教师而已 。高廷礼、李献吉、何大复、李于鳞、王元美、钟伯敬、谭友夏,所尚异科,其归一也 。才立一门庭,则但有其局格,更无性情,更无兴会,更无思致;自缚缚人,谁为之解者?昭代风雅,自不属此数公 。若刘伯温之思理,高季迪之韵度,刘彦昺之高华,贝廷琚之俊逸,汤义仍之灵警,绝壁孤骞,无可攀蹑,人固望洋而返;而后以其亭亭岳岳之风神,与古人相辉映 。次则孙仲衍之暢适,周履道之萧清,徐昌穀之密赡,高子业之戌削,李宾之之流丽,徐文长之豪迈,各擅胜场,沉酣自得;正以不悬牌开肆,充风雅牙行,要使光焰熊熊,莫能掩抑,岂与碌碌馀子争市易之场哉?李文饶有云:“好驴马不逐队行 。”立门庭与依傍门庭者,皆逐队者也 。建立门庭,自建安始 。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雷同一律 。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 。子建以是压倒阿兄,夺其名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