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徐达诗词( 五 )


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 。
”两种说法不一样徐达的死遂成为千古之谜,历来的史学名家对此都不敢轻易下决断,包括历史学家吴晗在被暗示的情况下修改了自己的著作《朱元璋传》之后的再版中,仍然没有否定“朱元璋赐蒸鹅,徐达疽发身亡”这一不见诸正史的说法 。
历史学家吴晗在其史学著作《朱元璋传》中评述朱元璋说,“综观其一生,还是功大于过的” 。
关于朱元璋的功过是非,虽然各人心中有所不同,但朱元璋结束了元朝末年的混乱,使国家百姓得到暂时的稳定统一,从这一点上讲,朱家王朝的建立还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朱元璋出身穷苦,他17岁那年春天,淮北大早,继之瘟疫蔓延,其父母、长兄相继死去,穷得连买棺木的钱都没有,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好不容易下葬完亲人,一阵狂风暴雨削去了亲人们的坟头,只留下一个很小的土包,刚好能掩盖住尸体,史书上称为“天葬”,这年秋天9月份,朱元璋入皇觉寺为僧,云游淮西颖州一带 。
公元1352年,朱元璋25岁,投郭子兴部下为兵 。
以后的岁月中,朱元璋做过九夫长,小军官大元帅、吴国公、吴王,再到大明皇帝,可谓一路走来,艰难异常朱元璋历经艰难终登大宝,因此他对自己手缔造的朱家王朝珍爱有加,几乎用去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来管理 。
全国大大小小的政务,都要亲自处理 。
交给别人办,当然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第一他不放心,不单单怕别人不尽心,也怕别人徇私舞弊第二是如果这样做就会慢慢大权旁落,而他这个人不只是大权独揽,连小权也要独揽 。
因此,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办公,批阅公文,一直到深夜,没有休息,没有假期,没有进过娱乐场所他早年过的是缺衣少食的穷苦日子,中年在军队里,于兵火喧天、白刃相接的戎马生活中度过,40岁以后又全副精力处理国事,过分的紧张疲劳,终于积劳成疾,害了心跳快的毛病 。
有时又发高烧,做怪梦;有时喜怒无常,暴怒到失去常态 。
最令他感觉痛苦的是影响精神体力的家庭矛盾,父子之间的矛盾 。
朱元璋的大儿子皇太子标,生性忠厚,长期接受儒家教育,被教育成了一个儒生型的人物,与他老子这种草莽出身截然相反 。
因此,皇太子极不赞成老皇帝以猛治国的方略,这使朱元璋大为生气 。
吴晗的《朱元璋传》记载:“明朝的野史家传说,宋濂得罪,皇太子为他的老师哭救,朱元璋发怒说:等你做皇帝敕他!皇太子惶惧投水自杀,左右赴救得免 。
又说皇太子谏朱元璋:‘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 。
朱元璋不作声 。
第二天故意把一条棘杖放在地上,叫皇太子拿起,皇太子面有难色,朱元璋说:‘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这些刺都给去掉,再交给你,岂不是更好 。
我所杀的都是天下的坏人,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能当这个家朱元璋费尽心机,制造了多次大血案,原因如下:一、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二、给儿子铺平道路,所有不利于后世统治的人都该死,所有不利于辅佐儿子的人都该死;三、从性格上讲,朱元璋生长于农村,经过穷苦日子,深知物力艰难,生活...
朱元璋的功臣,徐达和常遇春谁更厉害明朝开国名将徐达子孙的名字传说徐达吃蒸鹅之前,曾告诫子孙离开京城,永远不再踏入这个是非之地 。
事实上,后来他的子孙有的虽然离开了京城,但并未受到牵连和迫害,而且尊荣有加,显赫一时 。
徐达有4子3女 。
徐达死后,长子徐辉祖继承爵位,受封魏国公 。
幼子徐增寿在明成祖朱棣起兵南下时给他通风报信,死在建文帝的剑下,后被明成祖追封为定国公 。
一门二公,有明一代只有徐达一家 。
徐达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长女嫁于燕王朱棣,次女嫁于代王朱桂,三女嫁于安王朱楹 。
燕王朱棣夺权称帝后,徐妃被册立为皇后,徐家之恩隆更是非同一般 。
徐达有孙9人,其中四子徐增寿的儿子徐茂先,娶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的长女兰阳郡主为妻 。
大概与周王的封地在开封有关,徐茂先在开封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府第,人称“徐府” 。
徐家三世皆为王爵,徐府自然十分豪华 。
据资料记载,当年的徐府金丁朱户,大门两旁挂着“春王正朔颁千载,开国元勋第一家”的对联,门楣上悬着“大功坊”的匾额,气度非凡 。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
”这幅对联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开国元勋徐达撰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