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情感分析说课教案( 七 )
急!!请大家帮忙、怎样说课(15分钟)??如何说课如何说课,正如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一样 。
以评价标准为纲,只能够保证完成说课任务 。
僵化于教条之内,不仅让自己的说课生命,也毫无特色,更有悖于教学研讨的目标 。
那么怎样的说课有效、精彩,为听说课人带来更大收获呢?(一)教材分析“透” 怎么才算读透?就是对教材把握的准度、高度和深度 。
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准确的解读,不能浅化也不能偏颇,要有自己的见解 。
在高度把握的基础上,再结合学段目标、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的前后联系、篇章结构特点等等进行适度解说 。
所以,说课的正式环节一般应该从对教材的介绍入手 。
要知道,教材中的课文原来是一篇篇散落在不同领域的,没有联系的文章 。
这些文章的作者并没有想到他们写的文章会成为课文,只是编教材的人选编了他们的文章而已 。
它们原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可称之为“原生价值” 。
可这些文章一旦进入语文教材,成为课文,它们的价值就发生了增值和变化 。
它们保留了原本所有的“传播信息的价值”——“原生价值”,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
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就是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 。
解读教材时,能够这样瞻前顾后就更好了 。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梅花魂》“说教材”环节为例: 《梅花魂》位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组第6课 。
本组教材围绕“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选编了四篇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情以及抒发情感的不同方式 。
《诗词三首》为游子思乡之绝唱,《梅花魂》由思乡情升华到了爱国心,从情感与表达方式上传承前篇,也为两篇阅读课文做了铺设 。
本文是归国华侨陈慧瑛的回忆录,写了远在异国的外祖父通过梅花寄托款款思乡情,浓浓爱国意 。
第一和第三件事直接表达这种情感,其他三件事属于间接表达 。
课文高度的审美性和思想性,给学生以有益的熏陶 。
这位老师关注了本课的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的前后联系,以及思想感情,表达方式上的变化等等,这都不错 。
当然也可以进一步围绕题目进行解读 。
梅花作为花中四君子,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高风亮节独特的意象 。
围绕这样的意象,作者所写的三件事彼此之间是怎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为题目中的“魂”字服务的,这些如果能在解读教材的时候再好好加以推敲,相信不仅教材定位能够说得更准,而且说课中的教学设计也能站在更高的视角上进行 。
(二)学情定位“准”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对学习者知识水平起点的分析 。
奥苏伯尔说,一个概念要获得心理意义,必须于头脑中已存在的概念建立起实质的必然联系 。
如:三角形的面积是与矩形面积相联系的 。
缺少矩形面积公式这一固着点,三角形面积公式很难获得心理意义,只能机械识记 。
同化(扩大相似块,建立连接点)、顺应(消除结构差,建立生长点)的概念 。
具体包括学习者头脑中是否存在与新知识有逻辑关系的知识——上位、下位,还是同类?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层次是否合理 。
试想把蝙蝠与麻雀视为同一类的学生能否很容易的理解蝙蝠不是鸟,而是哺乳动物 。
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新知识的输入进行定位,当新输入知识或信息保持在可理解或接近的程度时,原有知识水平与输入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异”会进一步刺激学生的语言发展 。
2、对学习者技能水平起点的分析 。
一要明确技能之间的层次;二要明确技能掌握的程度 。
“略微提前”理论:只有当输入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即有一致又有不一致,才能促进心理的发展 。
3、对学习者态度起点的分析 。
指学习者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认知的水平,情感思想认识上的盲点等 。
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原始概念是隐蔽的,要想办法让 它们“暴露”出来 。
只有有了明确的问题和目的,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会比较强 。
(三)目标阐释“清”目标不是作样子,在表述的时候同样应当陈述清楚 。
需要提示的是,目标切忌过多,目标多了等于没有目标 。
一堂课不可能承载那么多的学习目标,要依据课型的不同,内容的不同而定 。
当过老师的我们都知道:说话听音,锣鼓听经 。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绘本《重阳节》
- 为什么我不喜欢《情书》中男女主的情感
- 中年人的情感,都要经历三次放弃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
-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情感教学研究格式怎么样?
- 考试后总结范文有没有?
- 职场礼仪的重要性分析怎么写?
- 诗词大赛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分析化学实验心得体会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