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南渡前后诗词对比( 七 )


这几句看似平淡 , 却隐隐透露出词人对南宋的上层人物在国难方殷的日子里仍纵情游乐的不满 , 以及她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状态 。
“中州盛日 , 闺门多暇 , 记得偏重三五” , 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 。
北宋的元宵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 , 李清照早年躬逢其盛 , 印象很深 , 此刻自然触景生情 , 一连用了六个短句追述当年情景 , 语调轻松欢快 , 多用当时俗语 , 宛然少女心声 。
词人通过细节描写 , 表达了对旧日家园的怀念 。
从“如今憔悴”几句中我们可以透过词人憔悴的外表 , 窥见她无限痛楚的内心 , 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 , 以及它们在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 。
全词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 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 , 充满哀伤幽怨 , 但其思想意义并非就是消极颓废的 。
南宋张端义在《贵耳集》中就曾以《声声慢》和《永遇乐》为例 , 说李清照“南渡以来 , 常怀京洛旧事” , 由此可见 , 《永遇乐·落日熔金》不是反映了所谓“贵妇人的哀鸣” , 而是蕴藏着极其深沉的爱国思想感情 。
时代稍晚于李清照的辛弃疾处于国家内忧外患更加严重的历史环境下 。
《青玉案·元夕》就是描写在如此政治形势下的一个上元之夜 。
上阕写元宵节的火树银花 , 车马、鼓乐等一派繁华热闹 , 用了“宝”、“雕”、“凤”、“玉”之类种种丽辞 , 铺排出一个欢腾的元夕场景 , 正是“暖风熏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 令人根本想象不到这竟是边患不断的南宋朝廷的元宵之夜 。
如果光看上阕 , 我们或许会认为这仅仅是众多写元宵佳节诗词中的一首 , 并无独到之处 。
其实这首词的神来之笔 , 全在下阕 。
下阕从字面来看是在写人 , 上片的灯、月、焰火、笙歌 , 下片的游人丽女 , 都只是为那“灯火阑珊处”的“那人”而设 , 倘无此人在 , 这一切又有何意义与趣味呢?值得词人如此痴迷地“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那人” , 又为何有如此之魅力?词人笔下的“那人” , 隐寓着他心中的抱负和热望:在一片繁华的表象中 , 南宋朝廷偏安一隅 , 词人却仍怀报国之志 , 渴望着洗雪国耻 , 收复失地 , 建功立业 , 而这一愿望在懦弱无能的南宋朝廷统治下是无法实现的 , 因此也只能把它深藏心底 , 这正如他词中的伊人 , “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 , 灯火阑珊处” 。
通过对照我们不难发现 , 这首词在遣词炼字上与李清照《永遇乐》有些相似 。
如两首词都写到了元宵节的灯火景致以及少女的盛装等 , 但很明显地 , 李词悲凉凄楚 , 辛词深沉别致;李词重细节描绘 , 辛词重场景铺排 。
但是 , 这两首词的思想意义却是相通的 , 在深层次上都表现了爱国情怀和对现实的不满 。
在“花市灯如昼”的盛景背后 , 也有因国难家忧 , 报国无门而“斯人独憔悴”的词人 , 这或许也是这两首词除了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之外更值得推崇的一点 。
写李清照一生不同经历的词李清照 , 号易安居士 , 作为我国两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 , 她的人生可谓波折坎坷 , 少女时代无忧无虑到少女时期的思情悠悠 , 再到南渡以后的颠沛流离 , 李清照体味了人生的变故无常 , 也正因如此 , 才有了李清照的不同词风 。
一、第一阶段:成婚南渡以前 , 词风清新自然欢快爽朗李清照自幼生长于文学世家 , 其父李格非身居士大夫之职 , 对古文颇有研究 , 其母也能诗会文才情了得 。
耳濡目染的熏陶之下 , 天资聪颖的李清照饱览群书才华出众 , 过目不忘出口成章 , 她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成婚以后更是夫唱妇和 , 吟诗作对 , 幸福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