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七 )


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 , 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 , 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 , 所以说 , 伤心是能画成的 。
难点攻略 以下内容 , 第一点侧重谈平时的复习备考 , 第二、三点则侧重谈考场的解题方法 。
一、分类整理 , 把握同类诗歌的内容特点 对诗歌分类复习 , 是备考“评价古诗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行之有效的方法 , 因为尽管古诗数量庞大 , 诗歌的思想内容多种多样 , 作者的观点态度丰富多彩 , 但同一类型的诗歌还是具有一些“共性” , 只要平时复习把握了这些“共性” , 考试时通过确定考查的诗歌所属类型入手 , 解题的针对性无疑会更强 。
分类鉴赏古诗的“程序”大致如下: 1.分类 。
即把诗歌按内容特点作大致...
找首古诗的理解加赏析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 崔九堂前几度闻 。
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
【赏析】 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 是他七言绝句中脍炙人口的一篇佳作 。
杜甫与李龟年久别重逢 , 本来是一件快事 , 而杜甫此诗却以叹息出之 , 这是为什么呢?细味文词 , 可知究竟 。
起联 , 以对偶起 , 想当年李龟年曾以动人的歌艺 , 经常出入于岐王、崔九之家 。
两句以一“见”一“闻” , 显出两人的关系;以“寻常”、“几度” , 写李氏每与皇亲、达官交往 , 盛极一时 。
先作一顿 , 以起下文 。
前人论诗 , 认为绝句要纡曲回环 , 婉转变化 , 句绝而意不绝 。
本诗就是这样 。
末联“正是”一转 , 以“又”字收束 。
诗以转而意深 , 从“江南好风景” , 可以想象出“暮春三月 , 江南草长 , 杂花生树 , 群莺乱飞”的大好境界 。
然而花飞春去 , 好景不长 , 于这个“时节”偏“又逢君” , “落花”象征李的身世 , 这里已不是“岐王宅里” , 又不是“崔九堂前” , 更不是李特承恩遇时唐玄宗的宫中 , 而是远离京师的“江南”——潭州(今之长沙) , 怎不令人低徊叹息! 杜甫对李的遭遇深表同情 , 原因何在?由于他“往时文采动人主 , 今日饥寒趋路旁” , 出峡浮江 , 依亲靠友 , 无家可归 , 与李之名重昔时 , 此际流浪“江南” , 卖唱自给 , 处境正复相似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重逢“悲君亦自悲” , 借他人的遭遇 , 抒自己的怀抱 , 寄义深远 , 又妙在不肯道破 。
有人认为白居易的《琵琶行》 , 假商妇之琵琶 , 浇胸中之块垒 , 是从此诗脱胎而来 。
但此诗用绝句体 , “含意未申” , 而白诗则用歌行体 , 畅发其旨 , 同中有异 , 这又是不可不知的 。
这诗仅仅是感伤两人的际遇吗?不 , 它更饶有深意 。
开元盛世 , 歌舞承平 , 自经安史之乱 , 大唐帝国转趋衰微 , 李与作者身世的变化 , 正是时代兴替的缩影 , “落花时节”隐喻世乱时艰 , 弥觉可痛 。
四十年后 , 两人再会 , 年华老去 , 人事已非 , 盛极而衰 , 国难民困 , 目睹花落春残 , 抚今思昔 , 能不慨然!用一个“又”字 , 寄无穷的时世今昔之感 , 又岂只在怜君亦自怜而已 。
总的来说 , 全诗寥寥四句 , 辞短韵长 , 时代之治乱 , 人世之沧桑 , 境遇之否泰 , 已藏于其中 , 诗中无一字明表其情 , 却已隐示其意 , “见风韵于行间 , 寓感慨于字里” , 凝重沉郁 , 而又不失之晦涩 , 的确耐人回味 。
昔人评此诗为“藏咏” 。
杜甫 (712~770) 唐代诗人 。
字子美 。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 , 生于河南巩县 。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 , 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 , 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 , 杜工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