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后感锦集( 八 )


注:苏格拉底的做法就是采用在古希腊对等枚举与事先准备的演讲中典型的权衡利弊的方法 。通过列举出正义与不正义各自的“好处”,苏格拉底所运用的哲学质询形式中的“问题”与“回答”就能够被鲜明以对比的形式呈现出来 。
(348c-349a)此处苏格拉底开始通过运用其辩论技巧开始混淆特拉需玛科的认识 。从文本中可以发现,特拉需玛科最初否认苏格拉底提出的“正义是恶德”,而是以“是否获得利益”作为衡量标准来判断正义与不正义的分野 。这一点从随后特列举的“割人钱包、劫人行装”例子中可以看出,他自身的整体认知而言,特的价值是建立在个人利益之上,而这样的利益包括了“能否掩住人的耳目”,换而言之也就是,是否在攫取个人利益的同时不为人所知,或让人们纵然知道也不敢声响(如僭主) 。但是当苏格拉底进一步地质询与回答时,他加入了“品德”与“智慧”等词来形容非正义 。从上文可见,特本身是反对这样的评判标准,而“品德”(virtue)是存在歧义的 。在古典时期,这样的词语不同于现在被窄化的内涵,而是具有更为宽泛的含义(这一点在苏格拉底谈马的品德的时候,就可见一斑) 。但是可能正是由于这样的歧义,苏格拉底对于特提出的“聪明”与“好主意”通过上述的词来进行替代,使得特在这样的歧义下无法区分 。最终呈现出标题中所说,“特把正义和恶德归为一类,把不正义和品德归为一类”,但其实可以发现,这并非是特自身的观点 。而随后,苏格拉底指出了这是特对于“真理的真实观感” 。这里就指出了,对于像特拉需玛科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对于真理的界定区别于苏理想中的存在,而特带有些许肆无忌惮的语气反映了他对于自身观点的坚定不移且对苏所谓的正义的嗤之以鼻 。
从表面看来,苏格拉底是为了与特拉需玛科进行辩论而转向一种对数列举的方式来探究正义与不正义的可欲性 。但如同在(336b-337e)针对文本进行的讨论指出,代表了智者与哲学家之间的分歧与冲突 。其实这样的观点本质上还是从一种智识争论的视角去看待苏格拉底与特拉需玛科之间争端的本质 。通过对于柏拉图曾三番两次试图在当时践行其“理想国”的事实的了解,我们可以认同一点就是:作为一位古典时期的朴素哲学代表人物,柏拉图实际上是对于当时雅典城邦的社会政治现实存在着不满 。而在此,特拉需玛科与其说是代表了智者或是修辞家,不如说是代表了在当时雅典城邦中的大多数人 。在苏格拉底看来,他们一方面相信一种善的、好的、终极的品德,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追求个人利益 。这样相互冲突矛盾的现象在特拉需玛科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在最初他宣称“正义是强者的利益”而随后却在苏格拉底的步步紧逼下直接坦言:代表强者(僭主)利益的不正义才是真正的品德,而正义这样象征头脑简单与好心肠的则属于恶德 。苏格拉底,或者不如说柏拉图对这一点非常明白 。另一方面而言,柏拉图所持有的人性自然差等论在我看来很有可能正是源自对于这样的城邦现实的认识 。在古典雅典,公民都获得了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无论是以直接参加公民大会的形式,还是以支持一个领袖反对另一个领袖的形式 。而这样的公民群体内的大多数实际上是所谓的“弱者”,或者更为直接地指出——是穷人 。客观的现实是,在那样的时代,这样一个群体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长期处于生存危机的边缘 。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向贵族或国家求助,而广泛存在于雅典的庇护关系正是反映了这样的现实 。庇护关系与公益捐助的大量存在体现了在当时的雅典城邦中受到条件限制而存在的这样一种——对不平等的仪式化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的政治家都是出自“公益捐助阶层”——也正是庇护关系中庇护的一方(贵族) 。撇开公民自身在投票时的存在的随意性不谈,因个人利益而支持庇护者的现象并不少见 。这样不平等现实与形式上的平等之间的冲突解释了为何在对理想国的建构中是以一种“集权主义”为基本形式的 。更为重要的是,从苏格拉底与特拉需玛科之间辩论角度而言,苏格拉底实际上是在对话当时城邦中的大多数,借由特从而使其他人认识到自己内在具有的矛盾 。对城邦的不满与对人的不满均体现于此,而其对这样现实的努力也正是呈现在这篇著作中 。从后文看来,苏格拉底实际并未说服特拉需玛科,这也意味着他实际上也并不能说服当时城邦的大多数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