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进化》读后感100字( 三 )


作者是位解剖学家,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引申出对进化史的科普和社会进程的反思,还蛮有情怀的 。
《失败的进化》读后感(四):关于人的进化——读《失败的进化》有感
人的进化
自然选择定会消灭有缺陷的“次品”,一个都不会放过 。一一题记
白垩纪时期的景象,此时恐龙是世界的主宰
公元前6500万年前 。白垩纪结束,属于恐龙的时代被终结 。在这之后,经历了古近纪(哺乳动物迅速繁衍)、新近纪(动植物都接近现代) 。再打到第四纪(人类出现) 。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哺乳动物兴起,渐渐成为世界的主体 。而人类作为哺乳动物中的一种,突出重围,成为今天地球上的主宰 。
红毛猩猩——亚洲唯一的类人猿品种
第一部分 树上生活到地上生活 人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 。从“树上生活”到“地上生活”是人类进化的重要体现 。我们人类至今仍保留着在树上生活的痕迹 。请各位竖起中指,如果你感到有一条肌肉从你的手掌延伸到胳膊肘 。那么恭喜你,你拥有掌长肌 。现代人的掌长肌大多已经退化,其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攀爬,增强手臂的力量 。话说回来,我们到地上生活之后,我们的活动范围会变得更大 。同时,我们的双手也解放了出来 。这样就可以用双手去创造更多的物品,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生存 。同时,我们的大脑也在创造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让其变得更大,更重,更强 。而大脑强大之后,又会投入到新的创造之中 。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了人类不断向前发展 。
活化石“腔棘鱼”
第二部分 鱼→人? 关于从鱼进化成为人类,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下面让我来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鱼是如何从海到陆的:最初在水中生活的鱼,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海洋中已经容不下他们的生存,他们不得已一步步向岸上转移 。首先是进化出四支鳍(如今的“活化石”腔棘鱼就是这样的形态),接着再进化出肺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进化使他们可以在陆地上移动并呼吸 。在那之后,为了防止太阳暴晒导致身体水分的流失,其又进化出了硬质的表皮 。到此其完成了从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的进化,生命也从海洋扩展到了陆地 。之后再通过长达几亿年的进化,最终其中的一部分进化成为现代的人类 。由此可见,与与人之间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不定从前在海里生活过的某条鱼就是你的祖先呢!
正在吃树叶的长颈鹿
第三部分 站起来
从四肢行走变成两肢行走,看起来只不过是把身体转个90度那么简单 。但是实际上,人类为了站起来,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点就是心脏在这里后需要心脏有更大的力量,也就是有足够的血压才能够把人体心脏的血液运送到大脑(想必长颈鹿的心脏一定动力强劲) 。但是如果血压过高,血液就会如瀑布般倾泻到你的脚部,从而导致血管的破裂 。所以,为了保持合理的供血量,心脏可谓是煞费了脑筋 。可以这样说,在某种意义上,如何保持合理的供血量,是心脏一生都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最后,心脏经过漫长的进化,终于适应了人类直立的状态 。第二点就是骨盆 。在人类站起来之后,骨盆成为承重人体上半身的顶梁柱 。骨盆为了托起人体的上半身,进化成了碗状,从而更好支撑人体的上半身 。如今的上班族常见的症状,腰间盘突出,也是由于人类在直立后脊椎和盆骨承受重大力量所造成的 。最明显的一个盆骨承重过大的例子就是:坐的时候比站的时候更舒服 。这就是由于盆骨在人坐下时所承受的力量会变小,人们也会因此而感到舒适 。除此之外,人类的身体还有许多其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