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学设计10篇( 五 )


2、补充介绍
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课件出示演出图片;三天后阿炳吐血身亡只活了57岁 出示阿炳墓图片 。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 。从此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 。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
3、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到此曲时不由得跪了下来 。同学们小泽征尔为什么跪下来呢?
4、师生共同朗读配乐诗:《永久的二泉映月》
看不见黑暗
是因为穿行在黑暗之中
听不见苦难
是因为置身于苦难之中
一把二胡道尽人世的沧桑
两根细弦诉尽命运的悲凉
阿炳阿
你那把血泪斑斑的胡琴
凄凉而不绝望
忧愤而不疯狂
空荡荡的夜色中
我听到了不屈的抗争
触摸到了一颗坚强的灵魂
5、教师总结:伴着二泉映月完美无瑕的旋律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落魄的阿炳又缓缓向我们走来 。苦难究竟能给人带来什么?阿炳穷尽自己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最响亮的回答 。同学们那就是:人在旅途有苦有乐笑对人生从容不迫穿越痛苦赢得生活!
设计意图:“豹头凤尾”是人们对课堂教学导课、结课的不懈追求 。课已接近尾声但学生内心的情感却仍在澎湃着 。本节课借助拓展的诗歌、教师的赠言不仅仅丰富了语言的积累还引导学生全面聆听阿炳触摸生命为将来的人生做了有好处的准备 。
板书:
热爱
二泉映月-坎坷-向往
抗争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二: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9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选材精当资料紧扣文题 。用阿炳十多年间两次在中秋夜去二泉的故事贯穿并概括了他一生最重要的经历叙述不枝不蔓有详有略 。对于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并透过朗读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 。学生对阿炳的生平和《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内涵不十分了解课文呈现给学生的只是文字符号 。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带给足够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在脑中建立与课文中语言文字相对应的表象激活形象思维丰富语言积累拓展交流空间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以朗读为主线抓住主要问题理解课文了解欣赏乐曲 。根据教学资料选取多媒体教室环境进行教学 。
教材分析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构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二泉映月》一文透过景、情、人、曲的对话、交融、回旋、升华为我们展示了一处曲径通幽的自然景观一首荡气回肠的不朽乐曲一个顶天立地的盲人音乐家一份震撼人心的情感冲击如何把它们有机结合多维交错螺旋上升多元品读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从阅读二泉映月的景色入手在如银的月光中走过阿炳十多年的坎坷经历走进阿炳的内心走向《二泉映月》是本课教学的一个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