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学设计10篇( 六 )


学情分析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篇幅较长难点较多 。由于文中有很多音乐上的专业术语而且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此刻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必须难度 。要让学生了解这首名曲所表达的内涵务必让学生了解华彦君悲惨苦难的人生感受阿炳刚直顽强的精神然后学生听这首曲子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并透过朗读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使学生产生共鸣披文入情入境 。
教学目标
1、透过欣赏《二泉映月》联系课文资料理解文中描述音乐和表达乐曲丰富内涵语句的意思 。
2、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完美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透过有感情朗读来表达乐曲的情感 。4、了解“排比”这一修辞方法和“事物――联想”等写作特点 。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篇文章真挚感人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悟并背诵课文从而体验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教学流程示意
1、读中感悟走近阿炳的苦难生活 。
2、有感而发贴近阿炳的内心世界
3、倾听琴声感受二泉映月的悲喜
4、记忆琴声留住阿炳不屈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读中感悟走近阿炳的苦难生活 。
过渡:同学们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有一年的中秋夜小阿炳跟着师傅来到二泉边赏月但是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似乎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又一次来到了二泉边 。
1、课件出示 。此时的阿炳与小时侯有些什么区别呢?
2、课件出示 。学生回答 。眼睛失明、恩师去世、生活困苦卖艺度日
指名朗读这一自然段 。
3、课件出示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话想对阿炳说?
设计意图:透过学生与阿炳的对话让学生了解阿炳催人泪下的坎坷经历为理解下文“深沉的叹息、悲哀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作铺垫 。
二、有感而发贴近阿炳的内心世界
过渡:命运让阿炳遭遇了这么多坎坷历经了这么多磨难 。所以当他再一次来到二泉时听到的不仅仅是淙淙的流水声!
1、轻读第四自然段阿炳还听到了什么?请你用波浪线画出来 。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大家都感受阿炳的叹息、哭泣、倾诉、呐喊 。
3、闭上眼睛想一想阿炳会怎样叹息怎样哭泣怎样倾诉又会怎样呐喊?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用心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潜力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潜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教学中透过让学生朗读、闭眼、想象让学生走近阿炳走进文本进行有创意的阅读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