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活动记录20篇( 九 )
一、问题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
形象思维潜力较强抽象思维潜力较弱这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那么设计的问题就不能太抽象如“同样是桃花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操作起来就更难了尤其是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不明白就应如何思考课堂表现必然不用心课堂就会显得冷清 。如果把问题具体化分成一个个能够从文本中找到的小问题透过小问题的解决帮忙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怎样样”就容易多了 。这也是一个抽象思维潜力培养的过程 。
二、问题设置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
根据课文资料设置的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推进 。问题的难易程度有层次性能够兼顾到理解潜力和理解潜力不同的学生《44.山里的桃花开得迟》教学中从一个“迟”字的提问到四个具体问题的解答再到“为什么山里桃花开得迟?”老师用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走近文本读懂了课题由课题质疑由文字而文本由文本而思考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兴致盎然地紧跟着老师的教学步骤这样的课堂还怕不热闹吗?课文学完后老师与学生分主角对话:“孩子你走到山上看到什么啦?”“山上感觉怎样样?妈妈给你带的小棉袄用上了吗?”这些看似随机的小问题帮忙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
三、提问的语言要清晰、准确 。
老师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有着明确的意图都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因此问题本身就应表述清晰、准确 。如在教学《19.熊猫妈妈听电话》 一年级下一课时老师问“熊猫妈妈是怎样听电话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模糊因为文本中没有诸如“高兴地听电话”这样的词句学生不知老师所云;这个问题也没有准确地表达老师的设计意图即找出文中“熊猫妈妈去听电话”“熊猫妈妈又去听电话”“熊猫妈妈再一次去听电话”这三句话并体会“去”、“再去”、“又一次去”这三个词语表达的含义 。因此学生在回答时多找了熊猫妈妈与三个孩子的对话部分而不是老师所预设的三句话 。
四、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结合 。
课堂教学中既然老师的提问就会有学生的回答 。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如果能够将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岂不是能够一举两得?最常见的结合如:老师用“为什么”提问时给学生的回答设计好模板——“因为——所以—— 。”或者是“之所以——是因为—— 。”赵老师用师生分主角对话的形式结合提高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有时一些抽象的问题也能够透过与说话训练相结合降低难度如《31.掌声》 二年级下中残疾女孩范小君经历了两次掌声这两次掌声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让孩子理解两次掌声蕴含的不同好处呢?这种情感用语言难以名状即使找到了“鼓励”与“赞赏”这样的词汇依然难辨彼此 。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训练:
- 银行个人征信有不良记录怎么消除
- 支付宝|支付宝生肖卡开奖记录在哪看
- 少儿歌曲|十首好听的少儿歌曲,流行的小学校园歌曲有哪些
- 小学生元旦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怎么写?
- 小学教师职务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
- 最新小学教师的述职报告写法怎么样?
- 小学生安全协议书如何写?
- 小学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总结怎么写?
- 小学一年级元旦晚会开场白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