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0篇(14)


四、教学过程
一纵情吟诵识知音 。
1.读题解题 。
1读好课题强调“弦”的读音 。
2齐读课题 。
3理解“绝弦”、“伯牙绝弦”的意思引导质疑 。
2.初读感知 。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
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读好语气词“哉”、“兮”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
——理解“谓”、“乃”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 。
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资料 。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
1.打开语言 。
课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写出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理解句子意思渗透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阅读方法 。
2聚焦“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 。
3运用词语、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厚语言丰满形象指导朗读 。在此过程中渗透“泰山”、“江河”的文化意味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 。
①读着这个峨峨兮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泰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把这样的感觉读出来 。
②江河在古文里边特指“长江”和“黄河” 。想到长江与黄河你的脑中又跳出了哪些词或者诗句?
2.体验“知音”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1理解“念”和“志”体味“异字同义”的语言现象 。
2聚焦“钟子期必得之”的“之”循序渐进地感受体味“知音”的内涵 。、
①理解钟子期与俞伯牙不仅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灵上的沟通志向、情怀的悦纳
②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③练笔感受伯牙得遇子期会有怎样的感慨 。
④拓展阅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理解后借助成语体会“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3师生配合朗读、同桌互读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与快乐 。在相互配合朗读的过程中直观感知文本前四句语言“对仗工整、琅琅上口、情感扶摇直上”的特点为熟读成诵打下基础 。
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
1.痛失知音 。
从“子期死”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