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教学实录4则(11)


生:课文中人物的名称都是用动物来代替的 。
师:谁同意他的说法? 无人举手他可能是说那德国军官问那个小孩子“那里还有人吗?”小孩子说有麻雀、乌鸦等等他说了一些鸟儿是不是这样想的? 生答“是”也能够这样想这是那个小孩在戏弄德国兵 。谁还看出别的不一样之处?
生:这篇课文分成了几节?
师:分成了几节?它有标志吗?
生:没有 。
师:没有标志你怎样看出它分了几节?
生:因为它节与节之间隔开了一行 。
师:你不是说没有标志吗?隔了一行再开始下一段 。这是不是一种标志呢? 生答“是”对这叫“隔行分段” 。你们打开书看一看有几个隔行分了几段? 学生看书
生:三个隔行分成了四段 。
师:你们浏览一下——你们不是已经读了三四遍吗?此刻浏览一下第一段看它写了什么事? 学生看书那小孩子在干什么?
生:第一段是写一次战斗结束后一队德国军发现一个小孩子在河边吹口哨 。
师:你的意思是这一段主要写德国兵发现了孩子?这一段的主人公就应是谁?
生:这一段主要写德国兵发现了孩子并让他带路 。
师:要按这样的说法主人公还是德国人 。整篇课文的主人公就应是谁呢?
生:就应是那个小孩子 。
师:那么你说各段的意思时都就应站在小孩子这个角度上来说 。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
生:这一段讲小孩子被德国兵发现了他们让小孩子带路 。
师:小孩子愿意不愿意让德国兵发现?
生:愿意 。
师:那么他是被动地被发现吗?这样总结第一段的意思行吗?如果说小孩子是主动地想让德国兵发现那就应怎样呢?
生:小孩子让德国兵发现并给他们带路 。
师:呀!这小孩子是“汉奸”! 笑声
生:小孩子故意吹口哨让德国兵发现 。
师:这是他在干什么?
生:他准备带德国兵到游击队的埋伏地让游击队消灭他们 。
师:意思说对了就缺一个词小孩子在干什么?
生:小孩子引诱敌人让他们被消灭 。
师:他这句话中说了一个词谁注意到了?
生:“引诱敌人” 。
师:用两个字来说的话这叫什么?
生:诱敌 。
师:对啦就这么一个词 。板书“诱敌”再翻翻第二段这回好说了小孩子在做什么? 学生读文他在前面走敌人在后面跟着一向走进埋伏圈 。这叫干什么?
生:带路 。
师:对 。板书“带路”第三段讲什么?
生:讲小孩子让游击队歼灭敌人 。
师:如果还要按那样的方式 指板书写上该写什么?
生:歼敌 。
师:对不对? 生答“对” 。教师板书“歼敌”第四段?第二天他又跑到村口的岔路上吹起口哨了 。他又去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