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翻译,赏析怎么写?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
注释
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
兰舟:此处为船的雅称 。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
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
赏析
牐犝馐且皇浊闼呦嗨肌⒈鸪钪苦的词 。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
牐牬实纳香资拙洹昂炫合悴杏耵∏铩毙春苫ǖ蛐弧⒅裣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 。“红藕”,即粉红荷花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赞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失人间烟火气象”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 。“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 。“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 。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 。“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 。“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 。“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 。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 。“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 。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 。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