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翻译,赏析怎么写?( 二 )


牐犗裸住盎ㄗ云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 。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 。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 。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 。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 。当然,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诸如离别,均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 。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 。“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这和李煜《乌夜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境,成为千古绝唱 。
牐犠苤,《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形象特征 。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一个首先要辨明的问题 。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有的词选认为,此说“和作品内容大体符合 。上片开头三句写分别的时令和地点;下片起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回应这三句 。这些都是写分别时情景,其他各句是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见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 。有的选本则认为,“就词的内容考察,是写别后的思念,并非送别”;开头三句也是写“别离后”的情景(见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诗词选注》、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注》) 。玩味词意,比较两说,似以后一说为胜 。首先,《琅嬛记》的记述本不可靠,如王学初在《李清照集校注》(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所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 。此则所云,显非事实 。”何况《琅嬛记》本是伪书,所引《外传》更不知为何书,是不足为据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应就词句本身来寻绎它的内容、推断它的写作背景 。从上阕开头三句看,决不像柳永《雨霖铃》词所写的“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那样一个分别时的场面,而是写词人已与赵明诚分离,在孤独中感物伤秋、泛舟遣怀的情状 。次句中的“罗裳”,固明指妇女服装;第三句中的“独上”,也只能是词人自述 。至于以下各句,更非“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而是实写别后的眼前景、心中事 。?